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航科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2023-09-10 22:24 作者:永磁-老鼠  | 我要投稿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国有独资航空公司,由原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原中国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1997年2月4日、5日及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2014年9月29日上午,东航首架波音777-300ER型客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华丽亮相。并且在新机型上喷绘了全新涂装。此架飞机于9月26日从美国西雅图飞抵上海,随即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进行静态展示。在第二架777-300ER(B-2002)交付后的第二天,东航开通了上海—纽约的航线。2018年11月30日,东航最新引进的首架空客A350-900型客机从法国图卢兹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东航机队由此踏上了700架的新台阶,其中空客系列飞机达365架,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1957年1月,原民航上海管理处筹建成立上海解放后第一支飞行中队,该中队随后历经数次整合扩编和名称更迭。1988年,按中国民航“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该飞行队伍第5飞行大队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该队伍的其它分支先后划归新成立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从创业之初就作出了“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厉兵秣马、飞向世界”的战略决策,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开通了飞往美国和西欧的航线。 为了将“东航”发展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国际型航空企业,1993年10月,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成立,成功实现了由区域性航空公司向国际性航空公司的转变。除航空运输主业外,多元化拓展,投资企业涉及广告传媒、旅游、宾馆、金融、期货、进出口贸易、房地产、航空食品、机械设备制造等众多行业。 1994年12月31日以原东航上海总部和子、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他没有关联的全资子公司及在合资企业中的全部股权从东航分立成为东方航空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作为唯一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东航与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联合重组。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拥有其61.64%股权。 2006年3月14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家合作伙伴(航空客运)。东航选用空中客车A340-600型客机(注册号B-6055)推出彩绘涂装世博号飞机。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于2002年10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航集团)是以原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为主体,兼并原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原中国云南航空公司组建而成,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我国三大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 东航集团总部设在上海,英文简称:China Eastern Airlines;截至2014年7月底,东航集团总资产约为1321.58亿元人民币,拥有大中型运输飞机460多架,通用航空飞机18架,通航点187个、1024个目的地,每年为全球近8000万旅客提供服务,旅客运输量位列全球前五。作为天合联盟成员,“东方万里行”常旅客可享受天合联盟19家航空公司的会员权益及全球530间机场贵宾室,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 东航集团经营业务包括: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及与航空运输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含免税品)、航空器材及设备的维修、航空客货及地面代理、飞机租赁、航空培训与咨询等业务以及国家经营的其他业务。 作为东航集团核心主业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航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于1997年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上海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打下了重要基础。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6月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1997年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是中国民航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东航以上海为复合枢纽,西安、昆明为区域枢纽,构建起一个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空网络。 东航集团有全资、控股公司21家。经过几年来的调整优化和资源整合,基本形成以航空食品、进出口、金融期货、传媒广告、旅游票务、机场投资等业务为辅助的航空运输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东航集团主要目标是:实施以枢纽战略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建设以上海为轴心的中枢网络运营模式,积极构建航班波,完善航线网络结构。形成上海为客运、货运枢纽,昆明、西安、武汉为区域枢纽,立足国内、辐射国际的航线网络布局,覆盖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亚、南亚、东南亚、北非、南非及澳洲等地区。除核心主业外,相关产业配套合理,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作为东航集团核心主业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股份),1997年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作为首家中国航企挂牌上市。东航股份每年为全球7000万人次的旅客提供服务,旅客运输量位列全球第五。作为天合联盟成员,东航股份通过与联盟的衔接,构建了以上海为核心枢纽,通达世界187个国家、1000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 2009年以来,东航集团以全新姿态迎来新的发展,荣膺“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荣登《财富》杂志“最具创新力中国公司25强”,被国际品牌机构WPP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强”,并排名靠前,连续三年累计赢利过百亿,净资产回报率位列央企前列。 2015年8月,“中国东方航空”品牌入选由《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品牌500强”榜单,排名56位。 面对未来,东航集团正迈开创新转型的新步伐。努力实现由传统航空承运人向现代航空服务集成商的转型,致力于打造“员工热爱、顾客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优秀企业,以精准、精致、精细的服务为全球旅客不断创造精彩体验。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总部位于上海。作为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从上海1957年成立的第一支飞行中队,到1997年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作为首家我国航企挂牌上市,东航走出一条攻坚克难、变革进取的创新发展之路。东航在全球拥有11家分公司、50家海外营业部及办事处,同时拥有包括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4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由300余架平均机龄不满6年的大中型飞机构成的东航机队,每年为全球7000多万旅客提供服务,旅客运输量位列全球第五。“东方万里行”常旅客会员可享受天合联盟19家成员公司的积分里程计划、会员权益和全球525间机场贵宾休息室。 2009年以来,东航以报率位列央企前列,被第七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授予 “金凤凰奖”。 “世界品位,东方魅力”,东航以“精准、精致、精细”的服务品质为全球旅客不断创造精彩的旅行体验。 2017年12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并领取新的《营业执照》,正式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东航集团正式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2018年1月17日,东航发布关于《东航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规范》的公告,标志着东航率先按照中国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相关要求,正式形成东航的“落地细则”。东航《公告》发布的同时,正式启用涉及的运行、服务及管理流程,搭乘东航实际承运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PED)。 2022年7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中国东航将向空中客车公司购买100架A320NEO系列飞机,基本价格合计约为127.96亿美元。 2023年3月20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88.74亿人民币增至约222.91亿人民币。 东航主要从事国内和国际航空的客、货、邮、行李运输、通用航空等业务及延伸服务。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甘肃、西北、云南、四川、浙江、北京十家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拥有东方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在航空运输主营业务方面,东航实施“中枢网络运营”战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依托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全球市场、客货并重的航空运输网络。航线除了包括国内航线外,也经营从上海等地至国际各大城市的国际航线。拥有贯通我国东西部,连接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的航线网络。构建“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建立起与世界水平接近的飞行安全技术、空中和地面服务、机务维修、市场营销、运行控制等支柱性业务体系。东航机队的主要机型包括空中客车A320、空中客车A330、空中客车A340(已全部退役)、波音737、和ERJ-145等。截至2014年拥有各型飞机350多架,通达世界187个国家、1000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 中国东方航空的航徽基本构图为圆形,取红蓝白三色。以寓意太阳、 大海的上下半圆与燕子组合,表现东航企业形象。红色半圆,象征喷薄而出的朝阳,代表了热情、活力,且日出东方,与东方航空名称吻合;蓝色半圆,象征宽广浩瀚的大海,寓意着东航航线遍及五湖四海;轻盈灵动的银燕,象征翱翔天际的飞机,燕子也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东方温情。燕子尾部的线条勾勒出东航英文名字“CHINA EASTERN”的CE两字。 东航新的标识和新的视觉识别系统于2014年9月9日正式对外发布。 东航此次LOGO优化升级基于企业新的战略规划以及更加国际化的需要,于是新的LOGO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识别符号——飞翔的燕子、红蓝色搭配以及字体组合方式。新LOGO的中文字体仍旧沿用圆体,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而英文字体从原来的直角无衬线字体变为新的圆角无衬线字体,与中文字体搭配更加统一。 东航航徽最大的改动则是这只燕子图形,新的设计将她彻底从圆形的笼子中解放了出来。原来的燕子造型有不少直线,新设计则大部分改为圆弧,整体流线型的处理使她看上去更加舒展,仿佛看到一只挣脱束缚后奔向自由奔向蓝天的燕子。 东航传统的红蓝白三色圆形标识,诞生于1988年东航正式成立之时,已经伴随着东航人走过了26个年头,承载着全体东航人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全新的东航标识,在赓续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纯白的机身,更能体现“简约、简洁”的现代商业特质;红蓝两色的燕子标识,更彰显出东航“时尚、动感、活力”的国际化发展定位。 在国外众多航空品牌的视觉设计中,我们发现LOGO的更新都强调品牌的名称,对字体、尺寸、比例给予重要的关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LOGO无论在何种尺寸中出现,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认品牌名称。但是比较可惜的是,东航这次的新设计并没有采纳这一做法,LOGO中文字的识别性没有得到增强。另外,在航空业品牌中,以鸟类、丝带等形象比喻飞机较为普通。 大事年表 1993年 1993年10月6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成立,明确提出要把东航建设成“以航空运输为主,相关产业配套,多角化经营,全方位渗透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国际性航空集团”,除航空运输主业外,投资企业涉及广告传媒、旅游、宾馆、金融、期货、贸易、房地产、航空食品、设备制造等众多行业。 1997年 1997年2月4日、5日及11月5日,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交所、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被传媒誉为“中国航空概念股”,为中国民航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1997年,东航还依法对原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兼并。 1998年 1998年8月,东航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联合组建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 2000年 新世纪之初,在民航总局的领导下,东航主题鲜明地抓改革重组,在中国民航深化改革的热烈氛围中,积极拉开了东航、西北航、云南航联合重组的序幕,统一了三家的思想,完成了清产核算。 2002年 2002年是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二年,东航依据加入WTO以后世界民航市场的新情况,加快推进内部的主业、辅业、机制、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东航新集团组织一体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发展多元化的“改革发展年”目标。 2003年 2003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快速推进主业“五项统一”工作,取得了令海内外旅客与同行瞩目的佳绩;稳妥实施辅业“九大板块”规划,彰显出集团一体化的强大优势;有效开展文化融合和思想教育活动,保证了改革重组的顺利推进。尤值一提的是,2003年上半年,面对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新东航集团25000名员工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筑起牢固的空地防范长城,实现了全体员工和运输旅客“零感染”的目标,体现了新东航集团在非常时期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新东航集团成立一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又迎来了“安全飞行十周年”的辉煌时刻。 2004年 2004年,东航正式确定企业核心价值观——精诚共进,并在东航范围内全面推广。这是东航在企业文化重塑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开创了东航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整合工作,把全体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实现集团振兴目标上来。 2005年 2005年1月,东航首班台商包机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成功首航2005台商春节包机,同年4月承担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参访团在大陆的全程运输保障任务,受到了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台办的高度评价。 2006年 2006年3月,东航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协议,东航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家合作伙佯,同日,东航一架空客A340-600型客机被冠名为“世博号”,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正式启航。 2007年 2007年,东航隆重推出了大型文化体险公益活动——“东航空中文化体验之旅”。开展以文化体验为导向的各类主题周活动,为旅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增值服务,让中华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 2008年 2008年,东航又启动了“东方空中美食文化年”活动,为旅客推出了系列空中美食,受到了广泛赞誉。 2009年 2009年,东航北京分公司正式运营。 2010年 2010年,东航四川分公司成立,基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2010年,2010年7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政府在云南昆明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宣布由东航集团所属东航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国资委共同投资以东航云南分公司为主体组建的合资公司——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自此政企合作掀开新的一页。 2011年 2011年6月21日正式加入天合联盟。 2012年 2012年3月26日,中国东方航空与澳洲航空公司旗下捷星航空签订谅解备忘录,在香港设立各占一半股权的廉航公司捷星香港(Jetstar Hong Kong)将于2013年开始提供服务,先期共出资1.15亿美元,有可能增至1.98亿美元。 2014年 2014年,东航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排名已攀升至第七位,成为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东航同时凭借2014年度出色的运营表现,在美国《航空周刊》发布的“全球航空公司最佳运营表现系列排名”中上升至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国航空公司之首。 此外,东航积极布局和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2015年将持续加密现有的洛杉矶、纽约、巴黎等国际远程航线,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能 2017年 12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并领取新的《营业执照》,正式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东航集团正式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通航城市 类别 目的地 国内 上海、北京、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长春、延吉、通化、沈阳、大连、锦州、天津、呼和浩特、赤峰、乌海、乌鲁木齐、哈密、喀什、银川、西宁、兰州、嘉峪关、西安、拉萨、成都、宜宾、泸州、重庆、贵阳、遵义、六盘水、兴义、昆明、大理、保山、昭通、景洪、丽江、芒市、香格里拉、迪庆、文山、临沧、太原、大同、吕梁、运城、邯郸、济南、青岛、威海、烟台、郑州、洛阳、合肥、南京、盐城、徐州、常州、无锡、淮安、武汉、宜昌、长沙、张家界、南昌、赣州、井冈山、杭州、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福州、厦门、武夷山、台北、高雄、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百色、海口、三亚、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汕头、香港、澳门 国际 亚洲:首尔、釜山、济州岛、大邱、务安、东京、大阪、福冈、札幌、名古屋、广岛、长崎、鹿儿岛、小松、河内、胡志明市、岘港、万象、朗勃拉邦、仰光、曼德勒、曼谷、普吉岛、清迈、甲米、金边、清莱、暹粒、新加坡、雅加达、巴厘岛、马尼拉、宿务、安吉利斯马布拉卡特、德里、加尔各答、达卡、加德满都、科伦坡、马累、迪拜 欧洲:莫斯科、布拉格、法兰克福、罗马、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大洋洲: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奥克兰 北美洲: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火奴鲁鲁、温哥华、多伦多 截至2018年4月1日,东航机队拥有以下客机:(订购客机不包括在内)[23] 机型 数量(架) 空中客车A319 35 空中客车A320 180 空中客车A320neo系列 70(订购) 空中客车A321-200 77 空中客车A330-200 27 空中客车A330-300 21 空中客车A350-900 20(订购) 波音737-700 37 波音737-800 91 波音737max8 3 波音777-300ER 20 波音787-9 15(订购) C919 20(订购) 合计491 事故记录 1989年上海虹桥空难 1989年8月15日:东航一架AN-24型客机(B-3417)执行由上海飞往南昌的航班,在虹桥机场起飞时因引擎故障坠毁于距机场约240米的周家浜中,导致34人遇难,仅6人生还。 1993年太平洋遇险 1993年4月6日:东航一架MD-11型(B-2171)客机从北京经上海至洛杉矶的MU583次航班在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南约950海里的太平洋上空飞行时,飞机前缘缝翼伸出,飞机急速翻滚、跌落和上升数次,高度下跌了5000英尺。此次事故造成两名乘客死亡,149名乘客和7名机组成员受伤。事故中飞机结构没有受损,但机舱内饰受损严重。 1993年福州空难 1993年10月26日:东航一架 MD-82 型(B-2103) 客机执行由深圳飞往福州的MU5398次航班,于降落福州义序机场时冲出跑道坠毁,机身断开三截,机上80名乘客中有2人死亡。 1998年上海虹桥迫降(我国首次大型客机紧急迫降) 1998年9月11日:东航一架 MD-11型 (B-2173) 客机执行由上海飞往北京的MU586次航班,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后因起落架失效被迫折返,事件中无人受伤。其后事件被制作成电影《紧急迫降》。 2004年包头空难 2004年11月21日:东航从包头到上海的MU5210次航班,一架CRJ-200型客机(B-3072)(隶属于云南航空)在起飞一分钟后坠毁,机上53人全部罹难。2006年12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监察部公布了事故原因:飞机起飞过程中,由于机翼污染使机翼失速临界迎角减小。当飞机刚刚离地后,在没有出现警告的情况下飞机失速,飞行员未能从失速状态中改出,直至飞机坠毁。飞机在包头机场过夜时存在结霜的天气条件,机翼污染物最大可能是霜。 2013年上海虹桥冲出跑道 2013年6月7日,东航一架ERJ-145型客机执行由淮安飞往上海虹桥的MU2947次航班,在上海虹桥机场跑道降落时,前起落架先于主起落架触地并折断,飞机冲出跑道。 2014年武汉机场撞飞机 2014年3月23日,东航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南航飞机相撞,无伤亡。 2014年南宁误降滑行道 2014年6月17日,东航MU2005航班,在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降落时误落在滑行道上。未造成严重后果。 2014年长治冲出跑道 2014年6月19日,上午8时40分,东航MU2487航班从武汉天河机场起飞。9时53分,该飞机在山西长治机场冒雨降落,结果冲出跑道300多米,最终停在草坪上。东航随后发表声明称,人机安全。 2014年武汉无法移动 2014年6月26日,从广州飞往武汉的东航MU2541航班,降落滑行到滑行道后无法移动,不能进入停机坪,机场己关闭B3道口,机上148人无伤亡。 2016年上海虹桥机翼碰擦 2016年1月27日,12时10分,东航MU2153航班(西安-虹桥)抵达虹桥机场后,在滑行停靠廊桥时,与一架准备离港的东航飞机发生翼尖轻微擦碰,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2年3月21日,有自媒体称,东航因上百亿巨亏压力而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对此,东航权威人士表示,消息失实,东航始终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飞机维修工程服务,按年报披露数据,其年维修成本在2021年较2019年增加12%。 2022年3月26日,国家网信办指导多家网站平台,对网上传播的关于MU5735航班飞行事故的网络谣言进行溯源。经查,以下网络谣言均已被及时清理,首发账号已被相关网站平台依法依约予以关闭禁言处理。 “关于“东航上百亿巨亏 压缩飞机维修费用”的网络谣言”,首发账号为“一点财闻”,首发时间为3月21日16时39分;“关于“某公司7名董事在失事飞机上”的网络谣言”,首发账号为“与您同行py”,首发时间为3月21日22时4分;“关于“MU5735坠毁第一视角影像”的网络谣言”,首发账号为“A火123”,首发时间为3月21日17时23分;“关于“坠机原因”的网络谣言”,首发账号为“发财老博士”,首发时间为3月21日19时31分。 枢纽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基地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柳州白莲机场

民航科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