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偷拍事件看社会治理
6月7号,一名女子在广州地铁8号线上怀疑自己被偷拍
随后在微博发文进行曝光
6月11日,南方都市报发文称:
当事男子已在儿子的陪同下,于鹭江站派出所报警
该名女子赶赴广州当面道歉,并要求“再给我一次机会”
随后,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愈演愈烈

对这个事件我了解不深,这里也只是想借题发挥
说说我对这一类事件的看法

高中生物我们都学过,在生物中有一道经典的题目:
如何减少生态环境中老鼠的数量?
回答的要点在于,降低环境对老鼠的容纳量
具体怎么做呢?
断绝食物来源,清理可隐蔽场所,加大老鼠的生存难度
投放老鼠的天敌,或通过器械和化学方式灭鼠,提高老鼠的死亡率
对社会问题的治理思路,其实与此相似:
增加社会问题的出现成本,降低对社会问题的容纳量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
这次事件中的女子,所以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仍旧理直气壮,肆无忌惮地发微博,带节奏
无非是她觉得,反正也没啥损失,做了也就做了
反过来讲,如果她事先知道这次事件会导致她被开除
我想她早早就避之远矣了

缺失惩罚是大量社会事件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们这个社会,对这些事件的容纳度太高了!
以扶不扶问题为例,被扶起来的人面临两个选择
一,不讹人,但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
二,讹人,很大可能不承担医疗费用或者少承担
即使讹人失败,也就道个歉,丢面子但不丢钱
面子才值几个钱啊!
我想被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已经清晰明了了
这里我不想谈论道德,因为使用道德来治理社会
永远谈不上高效和科学,况且久经批判的两千年封建史
已经向我们说明白的了道德的不靠谱

说到底这是一个经济问题
马克思早有言论: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在商品经济的今天,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用经济角度来应对问题
此所谓:亏心买卖有人干,亏本生意无人做
如果不能有效降低恶性选择带来的收益
那么恶性事件就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这就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事实上,有一个类似的恶性事件正在不停的发生
并且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但又熟视无睹
那就是无偿加班
社会对无偿加班的惩罚力度太小了
对企业来说,加班不发工资的最大惩罚,无非是把工资补回去
而一旦员工被劳务仲裁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所劝阻
企业就等于是白嫖了雇员的劳动

社会治理者当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对这一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做别的评价
但我们普通人,其实也不至于无法可想
就这次的地铁偷拍事件,我们肯定是要进行声讨的
并且呼吁当事人不能接受轻飘飘的言语上的道歉
也许有人会说,这对一个未入社会的女生是否过于残酷
然而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对所有人都一样
拿此次被污蔑的老人来讲,如果不是他儿子侥幸看到了这个消息
这个老人身上的冤屈,又有谁来洗脱呢?
社会对这老人不也一样残酷?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则不能矫枉。
此所谓: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