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BIM草根报告2021开搞!

2021-12-03 17:41 作者:BIMBOX  | 我要投稿

你好,这里是 BIMBOX。

去年,我们发布了《中国 BIM 草根报告2020》,在全国的设计、施工、业主、开发、咨询等行业收集了2471份问卷,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就业问题、BIM 应用问题、存在困难等话题做出了一些数据的呈现。

你要说这两千多人能不能代表整个行业?我们觉得当然不能,除非做个一人不落地全面调研,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个例的出现。

但正如我们这个调研提出的口号「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我们也许永远没办法站在上帝视角,看到整个行业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什么事,但两千多个人,加上背后上千家企业的基本情况,虽然不能让我们得到全部真相,但至少能比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企业情况,离真相更近一些。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

比如,去年的报告数据表明,有超过三成的企业会投资买插件和云平台,这在很多从来不考虑购买插件的企业来说就很不可思议;

而将近8成的受访者认为,BIM 的钱应该由甲方出,而不是各参建方自己出钱,这也在某种程度反应了整个市场里的矛盾。

再比如,大家经常在群里看到小伙伴吐槽,BIM 干不下去了,而调研报告呈现出的结果是,将近八成的人表示,干 BIM 并不后悔。

这一方面反映忙着做事的人没时间吐槽,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在不同环境下表达的观点并不一样,所谓「你看别人在微信群又佛又丧,却看不到他在收藏夹里天天向上」。如果我们看事情只看一个维度,就会错失很多信息。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尽力在很多地方去印证这个报告的准确性,比如在招聘市场上看设计、施工的员工占比,比如去跟软件公司自己做的市场占有率调研做对比,结果还比较乐观,尽管达不到个位数上的精准,但反映出的情况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自己就聊起来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时候看到群里有小伙伴说,公司太烂了,干不下去了,小编就热心肠地私聊他,用不用帮忙介绍一下,跳个槽呢?结果五个里面有四个人都说:「嗨,就是群里凑凑热闹吐个槽,收入还行,暂时不想动。」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能看到身边的人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那整个行业圈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我们今年想继续做这份报告的初心。

今年的调研,我们和去年相比做了一些改进。

我们去掉了一些即便有了数据,对大家也没什么参考价值的问题,比如「你对自己的 BIM 水平有信心吗?」、「你认为 BIM 代表先进生产力吗?」这样比较虚的问题,而尽量让每个问题的统计,都至少对一部分人有参考价值。

比如我们除了询问基本收入,还会进一步问,有多少小伙伴在不满足收入的情况下,去做一些私活?比如我们会进一步问那些已经考过证书的人,你觉得证书拿到手到底在哪方面有用?

我们希望这样的问题,能让大家有一个更立体的参考,而不单是看群里简单的「收入高低,考不考证书」的争论。

我们也希望这份调研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一些价值,比如 BIMer 们的工作环境怎么样?哪些类型的建筑用 BIM 更容易产生价值?企业会在哪些软件和硬件设备上花钱?BIM 中心具体都做哪些工作?企业最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用或不用某个软件的企业,理由是什么?

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大家经常争论的问题,比如对盗版软件、正向设计、BIM 审图、CIM、元宇宙的看法,对工程行业加班的观点,对自己的企业有没有什么意见。

当然,所有信息都是匿名填写的,如果真想吐槽,就可以放开了吐。

最终的调研,我们会形成两份不同的报告。

➤ 第一份是部分数据调研结果,我们会在数据整理完成之后向全网公开发布,也会加入我们自己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总结,所有小伙伴都可以查看;

➤ 第二份是完整版的报告源文件,包括高清无水印的原图,以及 BIMBOX 默认的完全引用授权,你可以不必打招呼,在任何地方随意引用;此外,有些题目是简答题,我们也会把有价值的观点都整理到这份完整报告里。

为了答谢每一个参与调研的小伙伴,我们会把第二份完整版报告,免费发放给所有填写了问卷的朋友,问卷中会请你留下邮箱。

我们想,这才是「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的意义。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填写今年的「中国 BIM 草根报告」调研问卷,你会在一个月内收到我们发送的完整版报告。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BIM草根报告2021开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