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直播回放】题刷刷|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

2023-07-12 00:06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冷冷 |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1️⃣单选题

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

B. 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河谷】

C. 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撞出来的】

D. 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喀斯特地貌】

2. ①④地貌景观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地表水资源更加丰富【地下水】

B. 地形变得更加平坦【地表崎岖】

C. 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交通不便】

D. 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读某区“喀斯特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类型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 岩石类型是花岗岩【石灰岩】

B. 土壤肥沃且深厚【溶蚀+崎岖】

C. 气候湿热

D. 地表径流多且水量大【地下径流】

4.图中各部位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侵蚀:变少变小;堆积:变多变大】

【石钟乳是自上而下发展的,石笋是自下而上发展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图中M、O、P、Q四地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地貌形态,О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O、P、Q三地河谷横剖面分布对应

【河谷从初期到成熟期,由深、窄到浅、宽】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6. 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主要是为了【阶地】

A. 方便取水

B. 获取燃料

C. 便于耕作

D. 抵御洪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直道偏向力,南左北右去;弯道离心力,凹侵凸堆及】

7. 图a 所示的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可能和小岛连接的岸堤是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8.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

A. 河流的以岸,流水侵蚀形成

B. 河流的以岸,流水沉积形成

C. 河流的点岸,流水侵蚀形成

D. 河流的凸岸,流水沉积形成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题。

【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地貌】

9.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风从缓坡来,吹向陡坡去】【转卷子】【风向是风的来向】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10. 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风力堆积地貌: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D. 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


11. 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B. 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 某地的绝对高度 定大于相对高度【对决高度有负的,相对高度是两座山的差距的绝对值】

D.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读下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数格子;1. 等高距:200】

A. 1200米

B. 1000米

C. 900米

D. 600米


等博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博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低于200:平原;200~500:丘陵;高于500:山地;高原】

A. 丘陵和平原

B. 高原和山地

C. 平原和盆地

D. 丘陵和高原

14. 与乙地相比,甲地

【H甲=300;H乙=200】

【坡度看等高线疏密,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①海拔高

②坡度大

③海拔低

④坡度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落叶阔叶林】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常绿阔叶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的影响

B. 河流的影响

C. 纬度位置不同

D. 海陆位置不同

16. 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椰子树【常绿】

B. 樟树【常绿】

C. 榆树

D. 茶树【常绿】

17. 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稍硬

B.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落叶林】

C. 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针叶林】

D. 具有肉质的叶或茎【雨林】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成图因素:成土母质(物质来源—矿物质)、气候(活跃—温度、水)、生物(活跃—有机质)、地貌(稳定)、时间】

A. 气候和地形

B. 气候和生物

C. 母质和生物

D. 地形和母质

19. 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陡坡水土流失更严重】

A. 自然植被茂密

B. 有机质积累多

C. 生物残体分解快

D. 矿物养分流失快


读某地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土壤抛面:发育最完善】

【有机腐殖质、枯枝落叶屎、淋溶土贫瘠、养分全转移】

20. 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

A. 有机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

B. 有机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

C. 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D. 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母质层

21. 图中甲层颜色较浅,是因为

【颜色深肥力强】

A. 有机层有机质分解多

B. 淋溶层矿物质淋失多

C. 母岩层风化碎屑物多

D. 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多

22. 土壤中的许多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其影响因素是

【土壤的营养物质是生物给的】

A. 成土母质

B. 气候

C. 生物

D. 地形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示意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陡坡上,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土壤深厚肥沃【陡坡土层薄】

B. 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阴坡保水】

C. 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 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生物】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冷湿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干热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与温度有关】

B. 热带雨林地区植物生长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落叶林地区【红土肥力弱,湿热淋溶过】

C. 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 我国南方水稻土经长期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内陆荒漠土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常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下图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风↑=风暴;水↑=洪涝;水↓=干旱】

【风↑+水(高温)=台风】

【风↑+温度↓=寒潮】

【台风形成与热带阳面】

25. 据图可知

A. 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看图】

B. 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要时段

C. 我国全年各地均会受到台风影响【西藏】

D. 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多】

26. 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利好】

B. 秋季台风使南方地区水稻受到冻害【寒潮】

C. 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洋流】

D. 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上中游分界线:湖北宜昌】

【中下游分界线:江西户口】

27. 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地势差异

B. 距海远近不同

C. 人口和城市多少

D. 经济发展水平

28. 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A. 泥石流

B. 地震【板块交界处:西藏、青海、四川、新疆】

C. 干旱【长江中下游】

D. 火山爆发

29. 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效的方法有

①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退耕还湖【湖泊:天然水库】

③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④陡坡修梯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7年2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迎8-12℃降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0. 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

①危害人及牲畜

②危害冬小麦【冬小麦:冬种夏收(华北种);春小麦:春种秋收】

③电信、电力中断

④交通受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31.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A.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 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 海上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D. 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泥石流:土+水↑】

32. 滑坡多发的地区通常

①山高谷深,坡度陡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④必须有人为的因素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33. 滑坡与泥石流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山谷中的洪流

B. 两者的成因相同

C. 都主要发生在山区

D. 都是暴雨引发的【诱因之一】

34. 滑坡造成的危害往往包括

①掩埋村庄

②淤塞河道

③引发火灾

④导致沙尘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下图为我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图,A-G分别是哈尔滨、天津、长沙、渭南、南宁、郑州、成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关系到抢险救灾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A. 救灾物资的种类

B. 救灾物资的数量

C. 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 救灾物资的生产

36.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条件应该有

①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地势高,防洪水】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政条件较好

④靠近火电、核电等能源基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下图为2019年12月26日17时台风“巴蓬”位置及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台风“巴蓬”过境菲律宾,对其造成的影响是

A. 带来高温和干旱

B. 造成寒潮和霜冻

C. 诱发地震和洪涝

D. 引发强风和暴雨

38. 台风来临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A. 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B. 尽量向地势低的地方转移

C. 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D. 及时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39. 若要分析评估台风“巴蓬”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适宜选择的技术手段是

【3S技术:GPS(定位)、RS(遥感—卫星影像)、GIS(图层—分析管理数据)】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技术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 VR技术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0.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图中的(D)

41. 该技术【GIS】

A. 关键装置是传感器【RS】

B. 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C. 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GPS】

D. 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某地理小组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古乡沟进行研学时发现,该区域上游有6条冰川,沟谷内有较厚的松散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下图示意古乡沟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 该流域夏秋季节最易发生

A. 滑坡

B. 泥石流【河流+山区】

C. 地震

D. 干旱

43. 在此类灾害的防灾减灾中,可以

A. 利用RS模拟灾害的动态过程

B. 利用GNSS获取灾区卫星影像【RS】

C. 运用GIS进行灾害的损失评估

D. 通过RS精确定位受灾人员


2️⃣综合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冲积扇,对应图甲;若河流注入海洋,测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三角洲,对应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堆积地貌。

(2)河流中上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形,河流中下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槽形。

(3)在丁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 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b,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4)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成因?

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碎屑物,在出山口处,坡度变缓,流速下降,从而泥沙碎屑物在出山口处堆积,形成冲积扇

(5)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B处分布,图乙地貌在A处分布。

(7)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分选性;黏土<粉砂<砾石】

A. 黏土、砾石、粉砂

B. 粉砂、黏土、砾石

C. 砾石、粉砂、黏土

D. 砾石、黏土、粉砂


2. 左图为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右图为土壤的形成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中①矿物质,②有机质。

(2)土壤的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3)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生物,它为土壤提供有机物。

(4)右图中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⑧

D. ②①④③

(5)发育程度高的土壤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 土层厚、层次多

B. 土层高、层次少

C. 有机质含量多

D. 矿物质含量多

【直播回放】题刷刷|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