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略自主陷困局,拜登大骂,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欧洲原本应该是撬动全球地缘政治最关键变量,成为中美都拉拢的对象。如果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来看,欧洲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一级。从意识形态、文化和安全战略的角度看,同为西方国家的美国更容易拉拢欧洲。不过,从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额又超过欧美,而且中欧在安全战略上不存在相互威胁的情况。
从中国的角度看,当然希望与欧洲保持更紧密的合作,用中国驻欧盟使团负责人的话说:“中欧关系也可以没有上限。”
那么,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关系又将如何发展呢?其实最本质的问题还是看欧洲是否能够保持战略自主,不过当前的形势非常不妙。
拜登本月将访问欧洲,他在国内一场公开演讲中对欧洲批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言论嗤之以鼻,大骂见鬼去吧。拜登对欧洲的表现的傲慢,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地缘政治的必然结果,欧盟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几乎被美国人玩坏了。
美国现在裹挟着欧洲国家对乌克兰援助武器,让这场发生的欧洲战争长期化,进行消耗欧洲的发展潜力,帮助制造业流向美国。欧洲降低对俄罗斯石化能源的依赖,还让美国获得了对欧洲能源的控制力,高价对欧销售油气赚得盆满钵满。战争的升级,又让北约地位进一步强化,欧洲各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美国甚至还推动着北约对付中国。
在政治正确促动下,欧盟即将宣布对俄采取第10轮制裁,这些制裁亦严重伤害欧洲自身的经济和安全,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
欧洲因为俄乌冲突被严重打击和收割,美国给欧洲的可不是安抚,而是致命一击。在欧洲大国看来,美国去年8月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有3700亿美元补贴对欧洲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是对欧洲去工业化。当然,被收割的还包括日本和韩国。对面欧洲国家的不满,甚至准备抱团反击。拜登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而是来了一句见鬼去吧,充分暴露出美国对欧盟伙伴的极度轻蔑。
当前欧洲正在酝酿对美国的严重不满,双方很有可能发生一次大的碰撞。这就为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因为当欧盟需要与美国对决时,中国就会变成欧盟反击美国的重要筹码。
那么,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的机会在哪里呢?
首先,是在共同反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上。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欧也都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受害者。中国在1月份刚刚与挪威、瑞士、土耳其等国提出8项议题,联手在WTO对美国打响的第一枪。在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冲击上,中欧仍然有很大合作空间。
其次,中国正强化与欧洲大国的联系,这对中欧都非常重要。美国更容易分化欧洲国家,特别是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非常强,并借此破坏中欧合作。中国则选择与欧洲大国人领袖加强沟通,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去年底先后访华后,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计划在今年访华,冯德莱恩也期待能适时访华。
最后,中欧在促进合平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同样有机会合作。除了俄乌双方以外,中国与欧洲国家非常希望乌克兰危机能尽快结束,中欧都支持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所以,只要中国坚持中立,只要欧洲也想结束乌克兰危机,那么中欧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与美国就会出现明显的差距。
总体而言,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收割欧洲迟早会出事的。而中国必然会坚定的站在欧洲大国的后面,通过强化双边合作,帮助欧洲保持战略自主非常重要。中国、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只要拜登保持傲慢,中国的机会可能真的要来了,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