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也青睐?5个摩天轮打造tips请查收!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摩天轮建设者们已经开始尝试改变以打造更有趣的摩天轮,本篇文章,我们将聚焦未来,总结了以下5点创意思路,从体验的维度切入,为摩天轮注入更多的内容与活力。


不难发现,摩天轮轮常常用“地名+眼”的组合来命名,这样的名称似乎一诞生就摆脱不了作为城市地标的命运,同时也缺少了一些创意。我们类比商业空间和文旅项目的命名,K11和阿那亚两个名字就将项目的艺术气息体现地淋漓尽致。同样的,摩天轮的命名也应该是摩天轮所代表的核心内容和内涵的集中体现,应该从单一的城市层面转向一种更小而聚焦的内容,比如一种文化、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更小的社群圈层。改变似乎可以从命名开始,尽管这是一个小的动作,但这意味着摩天轮从顶层定位上的转变和符号内涵的进一步延展。



尽管摩天轮的圆形框架很难有大的变化,但我们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让摩天轮呈现出可以更加美妙和梦幻的视觉效果。通过屏幕+投影+灯光等多技术的排列组合,通过不同的文化创意,让摩天轮在夜间呈现出百变造型,不断给予消费者新鲜感和新的传播热点。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细节之处进行微创新,谁说摩天轮的轿舱一定是一样的呢?或许我们可以让每个轿舱都不一样。



摩天轮的文化属性需要被进一步开发和强化,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进一步为摩天轮赋予文化内涵。随着二次元、国潮文化的盛行,一种有趣的方式是赋予摩天轮以人格化和故事线,这是建立IP与粉丝情感链接的有效手段。比如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建造过程中,网友们在线监工,自发为挖掘机、照明灯等赋予了独特的性格,并产生了一系列的互动故事,让冰冷的机械瞬间变得亲切起来。

同样地,作为本身就具备强IP属性的摩天轮,可以为其赋予一个拟人化的形象,可以给每个轿厢都赋予不同的个性,通过UGC模式进行故事创作,为摩天轮的文化象征注入灵魂和血肉,快速拉进与年轻一代的距离,故事的设定也使得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的行为与互动充满着特殊的意义。




对于摩天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在轿舱中度过的这段旅程,未来需要进行深度的体验设计和创意策划,用内容和体验刷新消费这对沉浸式的认知,让人们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和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方面,充分拥抱数字化技术让旅程更具有沉浸感和体验性。人们在旅程中能够体验到的,不仅是看到城市的美景,轿舱将变成一个兴趣内容的展示场所和世界观的游玩世界,通过裸眼3D、增强现实等技术进行文化的展示、艺术的展示或者品牌的互动,让WoW moment充斥整个旅程;另一方面,在整个旅程中可以增加更多游戏化和趣味性的互动,比如通过指定动作,触发场景的切换或者为下一个经过此高度的轿厢留下祝福或纪念的话语,以应接不暇的创意不断为消费者创造峰值体验。




未来的摩天轮将被赋予更多“场”的意义,比如潮流文化的聚集地、科技文化的展示空间,品牌互动的营销空间,每一个轿厢都是一个空间,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意活动的策划和补充,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内容场。这同时也意味着内容和创意将代替门票成为主要的价值来源。正如上文提到的,无论是摩天轮的外立面还是轿舱的空间,数字化的加持使其成为巨大的营销展示和广告载体,通过文化产业的共创、品牌和IP的跨界合作与联动,激发消费者为每一个品牌的沉浸式空间进行付费;与此同时,摩天轮作为巨大的磁场,其本身的符号IP价值也通过故事观的加持得到进一步的放大,未来将通过更多的延展实现变现。



摩天轮会成为下一代内容展示场吗?还是Z世代进入虚拟世界的大门?也许没有人能够明确定义出下一代摩天轮的形态和内涵,但人们却从未停止探索新模式、新概念的脚步。有行业专家说,创新往往并不是来自行业内部的,而是一股跨界的力量,他们更了解Z世代以及更年轻的群体,更懂得如何构建文化场景与沉浸式体验,更懂得科技与创意的融合,更懂得IP与粉丝的运营。

对于摩天轮而言亦是如此,城市从不缺乏一座摩天轮,但缺乏一座有内容、有趣的摩天轮,我们也期待着下一座犹如“伦敦眼”一般的、创造下一个商业奇迹的摩天轮。
更多洞察,请持续关注BDL新商业!

聚焦新商业综合体
探索下一代新商业创新模式
面向新世代
传递新思考与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