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杂谈”,并非“吐槽”

到底是多久开始,动画杂谈就只剩下了吐槽?
并非抨击,也不是讽刺。我并不认为吐槽是一门LOW文化。相反,能够戳中要害。一针见血,直言不讳同时又带着调侃让反对者无话可说的吐槽,是一项功力极强的艺术。
然而,要让吐槽成为一项艺术何其困难。不少人将吐槽与喷混为一谈。我应该抨击吗?应该抨击。但我能够分清两者吗?不能分清。如此一来便明确了,我是没有资格去指手画脚。然而,做了两年动画杂谈视频的我还是有些经验,有些想法的。
动画杂谈的“祖师爷”是依然小智。这一点基本上是大众认可的。而我做视频的动力也是处于对祖师爷的敬佩。不过,在我做了两年视频后,我对祖师爷越发尊重了。祖师爷的动画杂谈,有鸡汤,有满分作文,有自我解读,有个人观点,唯独没有的是对一部动画狠狠地批判。想来,在祖师爷心中,动画不过是一种载体,每人从中会得到自己的感悟,而非对动画的挑剔。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至于祖师爷是否真的这么想,我不知道。
不过,我从祖师爷的视频中知道了。所谓的杂谈,应该是一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交流从而让自己更优秀的方式。换句话说,应该是一种提高自我的行为。
鸡汤视频,满分作文。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虚伪的象征。好像只有使劲地抨击,使劲地批判才是真实。而这样的视频,貌似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喜爱。
我一直觉得让人感受到善意比让人感受到恶意更为困难。辛苦创作的一篇鸡汤被人骂作虚伪,不动脑子的鲁莽反而被人交口称赞。这样也就可以理解UP们的选择,只需要单纯地拼接热门梗,蹭上热门的话题,对作品猛烈地抨击,就能硕果累累。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我单纯只是一名观众,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无疑会心生不满。然而,做两年视频的经历告诉我,这一切都是无可奈何。做视频是一项累人的活,只是单纯的剪切和录音就够累了。想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元素,不过是自找麻烦。而在上传视频后,如果最后的成功与自己的辛苦不成正比。这种失落感更容易放大。
然后得过且过和随波逐流的想法便会占据头脑,最后创造出的是符合观众口味的作品。符合观众口味的视频有什么不好呢?名利双收又有什么值得矫情的地方呢?我不知道,但我总感觉违背初心的自己始终是是一种错误。
近些日子,我看动画杂谈视频的次数越来越少。其中有对将吐槽与喷混为一谈的愤怒,也有对视频中充满戾气的难受。不过,更多的是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似乎感受到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剥夺,会被对方的思维拉着走。宛如我在听一场极富煽动性的演讲,通过无数的技巧和手段让我认可他的观点,跟随他的步伐。
我害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意志被影响。只能尽可能减少与其接触的频率。所幸的是,我还是能够找到其他的动画杂谈,虽然并不出名,观点也可能幼稚。但却散发着一股“有朋自远方来”的欣喜。相聚一起,互相以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悟。相互促进与成长。
不过是一己之见,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