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历史情景剧剧本(仅台词)
第一幕:陈独秀家中(陈独秀、汪猛邹、章士钊、邹永成)
旁 白:章士钊来到陈独秀家中,四人共同谈论国家大事,邹永成提及了由陈独秀授意组织的队伍。
章士钊:我怎么觉得,是仲甫兄在坐镇中军呢,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听说你有大手笔,给我们说一说吧。
陈独秀:我呀这个打架吵架的事儿做不了。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写字儿,这两个月我跟易白沙足不出户,办了一本杂志,叫青年杂志。本意是鼓吹新文化,宣传新思想,造就新青年,就是想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替代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孔教三钢。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重塑一代新青年。这是创刊号的草样,各位先生指教!
第二幕:上海亚东图书馆(陈独秀、易百沙、汪孟邹)
陈独秀:太好了!太好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这胡适之一下发了八颗炮弹,颗颗命中旧文学的命门啊。白沙你赶紧赶排,1917年1月1日正式刊出。新青年要给中国献上一份新年大礼。
易百沙:仲甫你先别急别急啊,咱不是说好吗?第一期要发表胡适的八篇白话诗,你不能弄成他的专刊吧?而且他现在没名儿,全中国没什么人知道他啊,这万一要是不买账,咱可赔不起。
陈独秀:哎呀,白话诗往后放,还是这篇文学改良刍议有影响!
易百沙:嗯?怎么变改良了,不是革命吗?这一下分量可差了好多啊,这小子是不是怕啦?
汪孟邹:哎呀,青年人有顾虑可以理解,改良就改良吧。
陈独秀:这一篇我给他写一篇编者按,下一篇我来写文学革命论。
汪孟邹:对,新文化运动扛大旗的还得是你陈仲甫这样的名流。适之他后生,啊,打个冲锋就行了。对了,北京啊好多文化商人非常看好新青年,也非常看好你陈独秀,都想积极地投股,最近我们得去趟北京。
陈独秀:好,我正好想去北京看看呢,把新文化运动也带到北京。下周啊,下周我们就动身。
第三幕:甲寅日刊编辑部(陈独秀、高子涵、李大钊)
高子涵:来,请进请进!仲甫兄,欢迎您参观!
……
甲寅日刊编辑部,这是行严先生的大手笔呢,计划呢是过了年之后就出。章士钊先生主编,守常协办,我是兼职的编辑,现在正在抓紧筹备呢。
陈独秀:好啊。这才像个编辑部的样子嘛!
李大钊:仲甫兄来了吗!
陈独秀:守常!
李大钊:仲甫兄!
陈独秀:守常啊!
李大钊:诶唷,我看看我看看。诶,仲甫兄,时别多日,没想到你还是如此落魄啊。这怎么担得起启蒙大师的名号啊!
陈独秀:此话怎讲?
李大钊:这个衣服是我的吧。
陈独秀:好像是。
李大钊:穿了许久了吧?
陈独秀:穿了有一段日子了。
李大钊:仲甫兄,虽然说南方的风未必比北方的风大,但是南方的冬天一定比北方的寒冷。这件衣服就送给你了。
陈独秀:守常,你不能一件衣服感动我两次啊!走,咱们今天好好聚一聚!
第四幕:北京大学(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学生甲)
旁 白:北京大学内,众人正在讨论北大校徽的设计。
学生甲:诸位先生,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是觉得这个设计很有力量,我很喜欢。
胡 适:各位好,我想请问一下哪位是陈仲甫先生
钱玄同:胡适,你就是胡适之吧!
胡 适:仲甫先生好,我知道你去上海接我了,家里有个事我就急着回去了,让您白跑了一趟。
陈独秀:去,去。是我去的上海,我就那么不起眼吗?
胡 适:您是陈仲甫先生!
陈独秀:陈独秀,陈仲甫在此。
胡 适:我,我认错人了。仲甫先生!
陈独秀:适之,我可把你盼来了!
胡 适:抱歉抱歉!
陈独秀:来来来,介绍一下……
第五幕:新青年编辑部前(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陈独秀:守常!可把你盼回来了!
李大钊:我真是高兴,一回来就见到你了
陈独秀:来,给你介绍一下,胡适教授,今天也是慕名特意来见你的。
李大钊:胡适先生你好!
胡 适:先生好!久仰守常先生!
陈独秀:守常,你回来就好了。我们新青年同人编辑也可以正式开张啦。下一期就是你负责怎么样?
李大钊:百日面壁,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陈独秀:好,有什么心得想说?
李大钊:一言难尽啊。
陈独秀:你要是感兴趣的话,晚上咱俩聊通宵,咱们三个人,今天咱们三个一醉方休。
胡 适:好,我已经等不及了,我早就想听听守常先生高见。
李大钊:高见真谈不上,但是据我百日来的心得体会啊,我觉得我们的新文化运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精英层面的思想情况,还要改造社会。仲甫兄恕我直言,我觉得你那个20年不谈政治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陈独秀:守常,今天的相聚很可能会变成一场辩论啊,走,进家!
摘自《觉醒年代》,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