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研申请结束,放弃MIT,我去CMU!

2023-11-09 11:27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美本前15 计算机科学与金融工程双专业

GPA:3.94/4.0

GRE:161+170, W4

1段量化相关实习,2段半相关

无校内科研,若干相关Individual Project补足

申请情况:

AD:CMU MSCF, MIT MFIN, Yale Asset Management, Cornell FE, NYU Tandon FE

Rej: Princeton Mfin, Columbia MFE


写在前面

回顾自己的申请季,尤其是在2021年初始同世毕盟签约之后的这一整段时间里,感觉自己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达到了过去积累的package可以达到最好的结果。也许有若干个因为拖延导致的通宵死磕文书,或者有很长时间被实习,面试带来的压力所折磨,等到收获结果的时刻回过头也只是感觉侥幸刚刚做到够好。当年经历美本申请的我对于研究生的申请其实已经算是熟悉,当年由于迟迟未考出标化成绩,没有认真做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建立导致留下了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申请季是非常残酷的,希望大家做好觉悟,建立决心,本人文笔实在不太行,但如果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带走,那便是:只要努力便有希望,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一些申请经验:

其实很早大概就确定了自己想申请研究生,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后来机缘巧合通过大一的一段实习接触了金融业内人士,了解了量化的概念而产生了兴趣。其中这个领域要求的专业技能又给了我上研究生更加充分的理由和动机,可能这个也稍微让我可以在PS中稍微注入一些自己的激情。我认为申请的第一步,是挖掘自己想要什么,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初步而比较实际的规划,然后去思考你想申请的项目在你这个未来规划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理解了动机之后,朝着最终的规划去奋进,会让自己做事更加有条理,让自己的package 有主线。


GPA和标化考试相信就不必过多赘述,尽早解决。


关于实习,科研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机会,向自己的培训师咨询申请项目偏好然后为这几项排好优先级,在没有机会的时候通过individual project提升背景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以上这些,我认为像之前说的如果先前有一个更远大的规划,可能自然而然会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作为美本,身边很多同学毕业就打算直接就业,我申请的项目大多也都是跟就业相关,在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我考虑的重点就是如何才能让我在未来顺利进入相关行业,可能这个动机也顺利通过package传给了招生官,让他们相信我也许可以保住program的就业数据所以才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关于文书,作为为数不多在大四秋季学期我能做的事情,我还是花了比较大的经历去准备的,除了和Mentor讨论文书细节我还会把文章拿到我们自己学校的Writing Center去征求一些文书老师的意见。但其实感觉文书在申请中的地位值得商榷,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时在申请Cornell的时候最后时刻不小心多删除了一段句子,留了一个很明显的大病句提交上去了,但最后他们还是给了offer,感觉可能根本没有细心看吧。关于文书的建议,我觉得除了展现自己能力的,适当展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如何可以通过项目提升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毕竟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完美的人了,那为啥还要读研究生呢?


申请季作死行为:

我的申请季绝对不算顺利,有非常非常多的坎坷从头到尾,其中大多原因都与自己拖延有关。尤其是在提交申请的时候,希望大家以我为鉴,千万不要拖到最后一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当若干和你一同拖延的伙伴去挤服务器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幺蛾子。在此举我的两个例子:在交CMU的申请的时候,由于我非得拖到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递交,老天决定惩罚我的行为给我警告,于是让系统后台直接把我账号密码同其他账号搞混导致我无法登录不得不错过ddl,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第二天非常诚挚的恳请招生官之后善良的招生官认可了他们系统的故障并且同意给我延了一周的ddl;也许是因为最后被顺利解决,导致我完全没有吸取到教训,于是在申请MIT的时候我又决定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递交,结果当时由于申请人数太多服务器变得非常慢,原本填写十分钟的内容硬是一个小时也没填完,导致我不得不少录入一段实习才勉强踩点提交。更别提由于想要最后压点提交Berkeley的申请但是发现自己将ddl的时间看错了12小时完美错过申请。总之,希望大家引以为鉴,对自己负责,提早做好规划,赶早不赶晚!


关于世毕盟(GGU):

回顾这段申请,我觉得GGU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收益最多的两部分我认为是面试准备以及培训师和Mentor对于申请的经验。其中,我收到的所有面试中,基本上大部分问题都经由GGU准备过,和有招生办经验的GGU Native Expert模拟面试的经历更是一定程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去面对招生官。关于申请经验部分,我感觉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可能从一开始看到我的package就大概知道我会拿什么offer,哪里可以做的更好让我更上一个台阶,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对每个项目的理解也可以让我理解不同项目的偏好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文书与简历去做迎合。GGU有丰富的资源和很大的平台,但是他们不会全部主动送上门,毕竟申请是自己的事,希望学弟学妹不要怕麻烦你们的培训师和mentor,自己多reach out,才能充分发挥GGU这个平台的作用。

最后的感谢

在此特别鸣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在任何时刻永远第一时间同我商议我申请材料上的疑问,也在我六神无主,怀疑自己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感谢我的Mentor学姐,很多时候文书上洋洋洒洒流水账式的冗余段落,通过学姐的点拨就可以简介又明了地传达关键信息提升表达效果;还要非常鸣谢一位不知名的来自MSCF的GGU前辈学长,在我mentor不幸感染新冠的时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且修改了文书;最后需要感谢GGU海外模拟面试的老师,以及帮助文书润色的Native老师们。


美研申请结束,放弃MIT,我去CMU!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