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舜
史自闻多时世兮,既为志又传之
寻日乎惟吾见兮,其余故而单要
从上古自今岁兮,何几功就与败绩
复民生之此艰兮,岂书为字以一行
朕与尔生后皇兮,惟淴汉水乎其汤汤
将见史之多艰兮,来共吾导行北降
忽临往念灵均兮,层兰蕙杂菌桂
党人更嫉尔姱美兮,羌茨欲其亏质
蕙华环余之腰裳兮,折三两枝之可贵
唯舜华与素华其相索兮,使烦生亦庄堂
荫华之矜姝兮,未保美而修礼
婷华之热烈兮,清四方而化戾
笑君子之纯粹兮,不与世之浑浊
亦欣华复何类兮,既大爱又求索
凌华相并生兮,杂舜根又叠姱荣
钓华以朕怀兮,良德音其不忘
彼椒华之芳漫兮,不相同于恶榝
虽骄傲以慢慆兮,多修能以行礼
揽众芳作胸饰兮,时内美而缤纷
余将佩以作修兮,称莫害而自慎
自鞿羁以清世兮,修态度以壹志
虽服姱余正行兮,惟朕情其不发
民好势而逐财兮,称贪婪而让贤
忽驰鹜以求私兮,周流察乎其不堪
苟古今之多贤兮,又熟能不志渝
彼莫知夫朕怀兮,自独配得众芳
纷吾之内美其未亏兮,后皇相赐以才德
世混浊而无礼兮,唯朕芳尚洁澈
曾哀纷美此芜秽兮,多幽昧以险隘
相歔欷以瞻前兮,何民生之纯粹
户服幽而习礼兮,假练能以自尊
共为助而未私兮,自寡欲又少求
自思慕其夙世兮,无骛逐以相争
怀朕情其不得兮,立远志以修生
乘天命以东往兮,求灵均之所在
路崎远而难行兮,不变志以相败
佩青华而饰申兮,自洁而彼好
奏楚歌以自慰兮,九凰为吾其先导
路汉蜀而暂止兮,以为往拜乎孔明
相持幽昧之明光兮,又何可以兴汉
曰:『感先帝之三顾兮,又屈胄以问求
自驱驰多受礼兮,敢不竭乎股肱』
自后皇之此载兮,多逐私而舍义
惟汉蜀其专一兮,又尽瘁以平夙靡
谢礼而再启兮,去蜀而慕楚
方余至此周南兮,之灵均其再拜
『彼习态而修能兮,又多姱而未亏
既尽忠以安国兮,反遭谗与不察
小相察尔愤悲兮,又不相得为助
强且与歌以彼慰兮,将同愉而共勉
既为美政之嘉才兮,又为诗辞之大家
笔《橘颂》以自喻兮,书《天问》以求索
楚橘其固深兮,既生楚则无徙也
同守节而不迁兮,此尔生之专要也
瞻尔之类嘉橘兮,既有内美而修能
愿从尔之前步兮,恐后我之不及
求宇宙之故初兮,又好知于天地
自东西与南北兮,再民生与史计』
曰:『自《天问》之百问兮,而往终夫求索
未得道而见事兮,不取知而晓智』
『民生本无全善兮,不将尽就于索求
既天问之情与求所诚兮,于见事更为荣
此九州之广浩兮,岂一地之有美
思九天之博大兮,何一国之有贤
请吾导尔先路兮,自后随于余行』
帝有虞秉上德兮,流四凶而使贤
众功兴而莫害兮,光至美而承天
惟商君之新导兮,使强秦而苛酷
不纳言以修省兮,终亡身而阽族
子长其慧识而直正兮,乃遂言謇以无变
身虽受刑无窘步兮,忍耻辱而类义
孔明之尽瘁兮,至死方后已
何美辞之可饰兮,或节命始未移
有内外之兼实兮,唯稼轩与武穆
志难渝待整军兮,收北地酬彼夙
下成蹊之桃李兮,元抚时奔走
利国家必无避兮,含气乎在中胸
此先古之贤芳兮,各成败就自生
望不周之耸屹兮,将何以并逾之
世溷浊而黯私兮,民称恶而尚奸
亦贤良其不亏兮,既相美又不迁
余相以为至美兮,将颂歌而修慎
态淑以内芳兮,急及步而以先走
虽不称余直謇兮,反让之以无理
行梁道之遗则兮,从伯约之毅执
世举恶而与污兮,假义事以冠之
尚依公台之正严兮,去奸佞而不屈
昭吾夫内美兮,岂余惮乎离害
愿从先与共行兮,同为理其将民美
乱曰:善勉哉
相观君贤其固多艰兮,故多德以传芳
流史本汩淴兮,春与秋长逝往
朕相颂而自省兮,与同修而专一
愿从尔之前步兮,此后我之将及
使余若其不得兮,行灵均之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