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殊教育【 培智生活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五)

2023-10-20 10:35 作者:的卢绝影  | 我要投稿


这是我们10月12日参加的第一次单元教学设计培训。语文数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参考普校的语文数学课程标准。这份认识图形的单元设计算是我的作业。

单元教学设计

制定者:

单元名称:

认识图形(五)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核心素养

□数感  □量感  □符号意识  ☑抽象能力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推理能力 □数据意识 

□数据观念 □模型意识 □模型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对应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数学思考:

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一些事物有好奇心,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3.初步形成基本的数学学习习惯。

单元教材分析

  • 单元主题介绍

在课本中,《图形的认识》的编排整体呈现螺旋上升的形式,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球体,随后逐步提升难度,在1~4年级之间,学生已经学习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难度和要求,分为《认识半圆形》和《认识平行四边形》两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教材中通过观察撑开的雨伞引出半圆形,观察楼梯扶手和柱子引入了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均以生活情境为素材,学生通过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提升识图能力,知道图形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运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

  •  单元内容结构梳理(包括课题、内容、知识点)

  • 每课内容介绍

《认识半圆形》中,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观察撑开的雨伞,发现撑开的雨伞的截面含有半圆形,从而引出半圆形的学习。随后通过,折叠、触摸、观察、拼贴、绘画和涂色等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接触大小、颜色、方位和倾斜度不同的半圆形,初步了解半圆形的特征,初步构建半圆形的概念。第二课时在此基础上,从多种不同图形和图形组合中找一找和数一数半圆形,体会图形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图形辨识能力。并寻找生活中含有半圆形的物品,从物品中抽象出半圆形,知道图形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通过观察七巧板中的平行四边形积木引入学习,通过触摸平行四边形,观察篱笆、楼梯、衣服图案和衣架等含有平行四边形的物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随后用涂色、判断和数数的方式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印象。

《我学会了》部分对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加强巩固。教师出示大小、颜色、方位和倾斜度不同的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以前学过的图形,同时也让学生将图形进行旋转、翻转和移动等操作,并通过图形辨识、分类和数数等活动加强对半圆形和平行四边的认识。

  •  课与课之间的关联分析

《认识半圆形》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建立在以前学习过圆形、三角形和梯形等众多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的。有了圆形的基础,学生通过将圆形的纸对折就能变为半圆形,初步认识半圆形相对比较容易。平行四边形的辨识难度高于半圆形,虽然隐藏在生活中,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少一些,学生从物品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有一定难度的,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建立基础。《我学会了》是将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综合起来进行练习,加深对平面的以及物品中的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印象。

单元教学目标

A组:

1.通过观察、触摸、拼贴和涂色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半圆形,知道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2.能够独立从多种不同图形中辨认出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

3.正确找出生活中含有半圆形、平行四边形的物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B组:

1.通过观察、触摸、拼贴和涂色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半圆形,知道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2.在提示下,能够独立从多种不同图形中辨认出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

3.在提示下,正确找出生活中含有半圆形、平行四边形的物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C组:

1.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观察、触摸、拼贴和涂色等活动,感知半圆形和平行四边的特征。

2.跟着老师从多种不同图形中辨认出半圆形和平行四边形。

3.跟着老师指出生活中含有半圆形、平行四边形的物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单元教学内容安排




特殊教育【 培智生活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