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列岛纵断2!10日日本铁道旅!|D6-2| JR最南车站西大山·JR最南尽头站枕崎

第六日(二) JR最南车站西大山·JR最南尽头站枕崎
指宿枕崎线沿着锦江湾的海岸线继续向南延伸,指宿的下一站是山川。

山川站是JR最南的有人车站,西大山站的车站纪念章也在这里,同时发售西大山站的纪念站台票。


车站位于海岸线上,向远方眺望。


指宿枕崎线一直向南延伸,方向是西大山、枕崎。

“下一站是JR最南车站——西大山!”(对,列车就是这样报站的。)

抵达JR最南车站西大山!


JR最南车站的碑、开闻岳、列车,非常经典的角度。

西大山站代表幸福的黄色邮筒

幸福之钟

关口知宏的《JR 20000公里完走之旅》中,在西大山停留了两个多小时,去了周围的鳗池还有一个小温泉,吃了用温泉蒸的温泉蛋和安纳芋;这次我大约会停留一个半小时,原本是想租辆自行车也去这两个地方的,不过在车站附近没有找到租自行车的店,靠步行有点太勉强,于是就哪里都没有去,而是在这里写了很多明信片,丢到了代表幸福的黄色邮筒里面。

同样是只有普通车停靠的JR极点,西大山和东根室还不太一样,西大山这里的公路交通非常方便,于是很多自驾游观光客会把这里作为指宿、枕崎、长崎鼻一日或两日游的必到景点,车站人气颇旺很出乎我的意料,幸福之钟的钟声完全没有停过,当然大家也都不能免俗的拍下那些经典的合影。车站对面也有一家商店给观光客歇脚,贩卖南萨地域的当地特产(新鲜农产品、渍菜为主)、西大山站的明信片和纪念品;商店里还有小餐厅,提供简单的丼饭、定食、咖喱、冰淇淋等等。


西大山站站台票(购买于指宿站)以及到着证明书,观光客必备。

这个地瓜特别甜!早餐有吃过,安纳芋的品质确实不错。

在JR最南车站等待开往线路尽头的列车。

车来了!这班1337D次普通车在西大山大约会停靠2分30秒,于是大家纷纷下车与纪念碑合影,我也搭上这班列车,继续向指宿枕崎线的尽头枕崎站进发!


这趟列车是Kiha 47型气动车2辆编成,1960年代开始在九州服役,如今已经有40多个年头。搭乘这样带有怀旧调子的列车在南九州绿色的田园间穿行,列车从开闻岳的山脚下划过,打开窗户迎着温暖的风,享受九州最南慢旅行的时光,与早上的观光列车是完全不同的氛围。

40多年前的旧车,为了满足现在的需求加装了冷气,但原配的电风扇并没有拆,而且真的可以转!上面的“JNR”是Japan National Railway(日本国有铁道)的缩写,1987年国铁分割民营化,九州的JNR变成了JR九州,接近30年之后的今天居然还能在正在运行的列车上看到国铁的Logo,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有不少感慨。

列车沿途停靠一个个小站

从西大山开车一个多小时后,列车抵达JR最南尽头站枕崎!这个车档就是JR最南线路的尽头!


2014年9月16日,从日本最北尽头站稚内出发。
2015年10月21日,抵达日本最南尽头站枕崎,3144.5公里南北贯通!


枕崎站周边到处都是最南尽头站的标志。

距离下一班车还有一个半小时,于是在观光案内所拿了地图到镇子上走走。枕崎这里其实完全不是“1天6班列车”体现出的偏僻,镇子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加上作为南萨地域渔业、农业的集散地,人口并不算少。铁道略显衰败的主要原因是枕崎到鹿儿岛的公路走直线,比铁道绕海岸线要近很多,当地居民多会选择公路出行(举例:枕崎到鹿儿岛中央的Bus运行时间是一个半小时,铁道则是两个半小时;Bus每小时一班的频率也比铁道高出很多)。


这是“南萨地域振兴会馆”,枕崎的渔业等等产业协会都进驻这里,为从业者联系各类渔业方面的服务(例如渔网修补、生产资料或商品的收寄)以及交换市场信息等等,也有些行政方面的职能;一层大厅则是向观光客介绍枕崎的各种在地特产和农产品。

枕崎的鲣节(柴鱼干)在全日本都是相当有名的,柴鱼干作为日式高汤的灵魂,在日式食材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全日本公认最好的柴鱼干就出产于枕崎,其中的上品就是本枯节,鲣鱼经过反复的烘烤、晾晒、阴干之后,再施以特别的霉菌使其多次、长时间发霉,利用霉菌的力量创造出日本料理所强调的“旨味”,如此的鲣节才是最终的完成品。与一般见到的业务用柴鱼片不同,枕崎这里的鲣节以“整条出售”为主,是“现吃现削”的,避免香味的流失。这一条条本枯节完全超出了食材的感觉,而带有日本所强调的“匠气”,以及时间的力量。


价格的部分,一条差不多500g的本枯节才1000日元上下,完全无脑入的价格,于是收集了一条。不过问题在于那个刨很贵,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日元,原本想着在某宝买一个就算了,但回国之后一搜,某宝的都是日本原装进口的,于是这条本枯节至今还原封不动的放在家里厨房。。。当然这种东西没有保质期的概念,反而随着年份的增长香味会更加的醇厚,也就没有着急的必要。
觉得削鲣节很难吗?没关系,我们提供电削!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当然这里也能买到已经削好的鲣节,可惜都是充氮气的包装,分量很轻占地方很大,带回国实在是太不方便于是作罢。
除了鲣节之外,枕崎的另外一个特产就是萨摩烧酒了,日本的烧酒按照酿造原料分为麦烧酒、米烧酒、芋烧酒、黑糖烧酒(泡盛)等等。发源于南九州(鹿儿岛、宫崎)的芋烧酒是日本烧酒的重要一支,原料就是今天已经出现过多次的安纳芋。生产芋烧酒很著名的萨摩酒造就位于枕崎,这次时间有点紧张于是也没办法安排参观。今年枕崎主推的地酒就是这个“黑白波”的新酒,黑波使用黑麴进行发酵,白波使用白麴进行发酵,黑白波则是两者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

“黑白波”系列的出货量本来就很有限,而且集中于鹿儿岛;“黑白波”的新酒大概是出了枕崎就买不到的级别,所以说还是很想入一瓶的(瓶子也非常好看),但行程还有四天,尤其后面两天还有大幅度的移动,实在是很担心玻璃瓶的脆弱,无奈放弃,回国之后也是越发后悔。。。
除了“黑白波”系列之外还有很多带有不同特点的萨摩芋烧酒。

又见安纳芋!

挂在房顶上的渔旗,祈求出海平安、丰收。

再回到枕崎站准备出发,这也意味着此次的列岛纵断铁道旅行程过半,开始踏上归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