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教育意义给娃看电影?是低估了电影还是娃——养娃记0017

减肥的时候开始有推荐的营养搭配,外卖轻食,居然味道还可以,简直人神共愤啊。但是这种无法切实量化的东西,都是需要保持怀疑态度的,给孩子培养持久能力,并不看好,比如所谓幼儿时期做了什么,将来就会如何如何,并不尽然,已然无法印证。

黑天鹅什么鬼
有个说法,据说欧洲人认为,天鹅就是白色的,引为经典,历久弥新,啥都可以讲,甚至也可以说,用纯洁的白色象征某些品质之类,等等。
后来因为技术的发展,航海的进步,人们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于是某一天,有人发现世界上还有黑天鹅。
哎呀我去,这咋整,世界崩溃了呀,人生灰暗了呀,没有意义了呀。
固步自封相当容易,人类不是线性的,但是这最容易。
传说如果坐月子哪里有闪失或者做不好,多少年以后就会落下病根。
这谁也无法验证,但是似乎有些道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只是世事难料,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多。
实在无法直接的责备,老人的责备也越发形而上学。
凡此种种,幼儿的各种理论为何有市场,也是让人觉得似乎自己的掌控力还可以,天鹅多半还是白色,总还是可以说服自己些什么,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加油再加油。
线性思考是懒惰
在成长过程中,细想之下,总会发现,世界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
所有的关系,基本不太可能出现一元一次方程的情况,我做了A,就能得到B。
佛祖尚且自顾不暇,实在很难让牛顿放弃微积分。
我们自发地简化了很多影响因子,于是,整个世界清净了许多。
似乎我某年某月做了什么,将来必然会如何,甚至很长时间都有效。
殊不知,世界的变化,已经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直白一些说,这个世界积累的知识都已经无法轻易消化,不同领域知识都鸿沟非常宏大。
知道和做到中间的差距难以想象。
一些普适的方法论,乃至学习方法之类,哪里可以这么轻松可以上岸。
变化的因素太多,多半不是线性的,期待线性逻辑关系,确实懒了一些。
看电影有什么用吗?
其实从营销的角度来讲。
最近几十年,以学习名义出的各类电子产品也是不计其数了,比如说小x王学习机,比如说xx高学习机,比如说好x星等等。
我们可以说,这个东西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自控力,也可以说,他只是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不可否认,洛克菲勒带来了光明,但是他成为屠龙中年多年,已经变成恶龙。
于是,这些以学习口号著称的学习工具,最终沦为被窝伴侣也是事实。
总是想着给孩子看电影,多少会有教育意义。
有一天突然理解了以前家长害怕孩子受影响,而不让孩子看某些内容的焦灼。
陪着孩子看周星驰的电影,陪着孩子看东成西就,基本上,从现在的视角看,几乎没有电影可看。
于是想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都是自己想的,与孩子无关,也与自己无关,不过一场体验,何必纠结执着呢。
不知不觉,马上要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