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经调节难点攻克-高考怎么考?【高二高三都能刷的高考题】

2023-12-04 16:38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2-7 神经调节高考真题总结

1️⃣神经调节基础知识考查

2023·北京

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 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

C. 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

D. 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2023·甲卷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受脊髓控制】


2023·浙江

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体液中的O₂、CO₂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O₂,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叹了入本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调节实现的。

(2)自主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实现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O₂、CO₂和H⁺浓度等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内流而转变为兴奋状态。

(3)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₂含量增大,pH变小,CO₂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₂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₂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4)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上述事实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参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产生的。


2️⃣神经调节材料题

2023·山东

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还需要脊髓正常】

B. 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 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 体液中CO₂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2023·海南

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

B. 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 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是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

D. 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3️⃣神经调节读图题

2023·浙江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增大】

B. 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 PSP1由K⁺外流或CI⁻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²⁺内流形成【PSP1由Na⁺或Ca²⁺内流形成,PSP2由K⁺外流或CI⁻内流形成】

D.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不变】


2023·湖北

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²⁺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²⁺),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心肌收缩力下降【Ca²⁺排出去得更多了,导致细胞质Ca²⁺浓度升高,增强心肌收缩】

B. 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降低,因为破坏Na⁺-K⁺泵了,K⁺无法内流】

C. 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浓度差降低,Na⁺内流减少】

D. 细胞膜上Na⁺-Ca²⁺交换体的活动加强【减弱】


2023·北京

研究者检测了长期注射吗啡的小鼠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如图。

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吗啡减缓伤口愈合

B. 阿片受体促进伤口愈合【减缓】

C. 生理条件下体内也有吗啡产生【无法确定】

D. 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无法确定】


2023·乙卷

人体心脏和肾上腺所受神经支配的方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未兴奋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可测得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外流。

(2)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信息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通过通路A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在上述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和心脏通路A中,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作用于效应器并使其兴奋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3)经过通路B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023·广东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

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钠离子内流,随后Ca²⁺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胞吐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究该问题,研究者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一: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AChR,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

②假设二:此类型患者存在蛋白A的抗体,造成蛋白A不能与肌细胞膜上的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无法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AChR不能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 也可以是蛋白I或者蛋白M

③若想采用实验动物验证假设二提出的致病机制,你的研究思路是给健康的实验动物及患病的实验动物注射等量的蛋白A,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观察患病动物A抗体是否出现阳性。


2023·湖北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度相对值变化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性。

(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理由是血清中相关抗体浓度增多了。

(3)研究发现,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以电刺激的方法设计实验,实验思路是用适宜大小的电刺激该动物的效应器部位,观察该动物的肢体运动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是若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则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若骨骼肌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则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

(4)若排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该动物骨骼肌的直接侵染作用,确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图2中部位①)。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电信号传导受阻,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化学信号传递受阻。

神经调节难点攻克-高考怎么考?【高二高三都能刷的高考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