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穿越指南】从零开始的中世纪村官生活(下)

2023-07-05 20:56 作者:清源妙道哈里发  | 我要投稿

更新计划、注释和瞎侃:

首先嘞,聊聊后面的更新计划:穿越指南这个系列还会继续往下做,小李日后还会被扔去各个时段的各个地儿体验生活。当然,穿越时期与地点有一定要求,需要相对完善的微观史料辅助,否则很难还原出生活细节部分。下个穿越指南系列应该还会是一个三集以上的长篇,小李将会追随领主老爷的脚步前往圣地,成为一名光荣的甜不辣(圣殿骑士)。当然,由于微观史料琐碎且繁多,查阅工作和文案工作可能比较花时间,所以我中途可能会穿插一些填坑视频或者短篇视频,以上。(最后嘛,更新速度这块……因为工作比较忙,也么啥团队一类的,目前up已经是献祭了大部分业余时间和头发在弄了(;﹏;) ,emmm,总之只要有空闲的话,up都会花时间在视频上的……)

 

注释部分:

1、 关于村里的牧草地(收获节地),这种草地一般是位于村庄外围的连片土地,在领主自留的草地之外(顺便一提,庄头的牲畜可以在领主的草地放牧),归属老农的部分需要依照抽签来确定每人可收割的土地范围,所以这种地块也被称作签地(lot meadows),顺便一提,签地的份额可以买卖。村民公有的草地在每年的冬季到夏季收割期间都是不允许进入的,老农们会被要求建围栏将其圈住,而农事官则要专门负责打理这片草地。如果哪家老农的牲畜跑进了草地,农事官也要负责将其逮住,老农们自然可以在庄园法庭上领回被逮的牲畜,但一笔罚金就少不了了。

2、 关于镰刀,中世纪主要使用两种镰刀,一种就是那种死神同款长柄大镰刀,刀刃和刀柄的夹角呈直角的那类。这种镰刀在田地里比较泛用,割草割大麦都用得上,和现代大镰刀相比一般刀刃更宽、刀身更短一些,可以用绳带捆绑在腰上,靠腰部借力割草,不过这类造型在实战中表现一般,仅供农民起义使用。还有一种就是镰刀锤头里那种段镰刀,夹角相对较小,一般用于割小麦,这种短镰本身就是农民起义的常客,加个长杆的话正规战场上都能用,波兰人表示很赞。

3、 再补充点布恩工的内容,布恩工也就是boon work(boon:恩惠/愉快的),这翻译还真挺妙哈。一般来说夏秋时节都是布恩工大派发的时节,根据有没有提供酒,布恩工分为干湿两类,不过两种都需要提供丰厚的伙食,对于同一时期多次加派的布恩工而言,参与者还可以带上朋友一同参加晚宴。与晚宴相伴的还有游戏,一般围绕秸秆/草捆或者羊展开,具体规则因地而异,如果不想办也可以折算成钱或者草发放,人称“疯羊金“。不过嘞,尽管晚宴和活动都堪称丰富,老农们还是不怎么喜欢布恩工,因为派布恩工的时节往往也是自家农活的高峰期,而领主又常常要求老农全家大半齐上阵,很容易耽误农事。最后还有个有趣的事儿,似乎在庄园时代结束后,布恩工一度还真成为了“学雷锋日”之类的东西,邻里间会在这一天进行一些互惠劳动啥的,英格兰这边依然保留了布恩工的名字,苏格兰人叫它lovedrags,威尔士人叫它cymorth,不得不说还蛮奇妙的(见Bride Ales and Penny Weddings:Recreations, Reciprocity, and Regions in Britain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ies)

4、 聊聊中世纪农奴争取自由的各种方式。如大伙所见,中世纪那些永不停歇的劳役和苛捐杂税一直以来备受农奴们憎恨,而其他的外因——比如视频中提到的对成为教士的期盼,也是农奴们追求自由的原因。追求自由一般有几条路子可以考虑,第一条路子便是赎买自由权,通过攒齐一笔不算小的钱款向领主赎回自己的自由。这种路子较为正统且和平,但也常常是有条件性的,比方说,自由需要以地租提高为代价,或者自由的农奴依然需要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不一而足。相对邪路的一条则是………变得没用,中世纪的不少自由令状都是发给了那些老而没用的庄园仆从,只是这种自由着实悲惨。然后就是“润“字诀了,一般而言,自然是往城市里润。多数情况下,城市还是乐于收容那些逃跑的农奴的(相当于增加外包工人储备),有时为了扩张城市的规模,一些城市还会主动通过赎买的方式“吞并”周围的庄园,比方说历史上的纽卡斯尔就这么干过;与此同时,英国的政令事实上也推动着农奴的自由化,为了应对威尔士人的威胁,这一时期英国国王在英格兰西部建立了一系列自治城市,而为自治城市增添人口的最简单方式便是释放农奴。同时,一系列法令也对逃奴有利,根据亨利一世时期的逃奴法案,领主只在前四天能无所顾忌的抓捕逃奴,而四天后,领主想要抓回农奴就困难的多,其必须得经过郡守法庭申请“追回农奴令状”才能实施抓捕(且一般只有农奴离开城市的保护才会被抓到),而如果农奴抗辩,第二轮的审理就需要在巡回民事法庭(common bench)或伦敦的高等法院进行,而王国的法官的判决标准往往倾向于自由判决(当然,缺乏文化的老农们还是很有可能被诱骗着自陈为农奴或者踩了别的坑,能完整的走完程序的老农并不常见,胜诉比例一般只有1/4,然而光是走完这一堆流程都是个很麻烦的事儿),至于一年零一天后,农奴们就可以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而等到黑死病后,关于逃亡农奴的判决就更是软弱或敷衍其事了,庄园制也逐渐走到了其末路。

5、 说说收成这块,正常而言每亩地的小麦播种量在2.4蒲氏耳左右(大麦3.7,燕麦4.3,仅供参考),而想要获得收益,那么收获的最低界限大约在8蒲氏耳左右,而正常年景的平均收获量大约在9-10蒲氏耳上下。当然,每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大麦的收获比例一般而言最高,而燕麦相对最低,而土地的耕耘情况也对此有很大影响,比如领主自营地的收成到12蒲氏耳都不算奇怪,而农奴则可能经常碰到一年劳作毫无盈余的情况,在某些季节甚至要遭受饥饿的侵袭。

6、 不过,在种田之外,农奴们倒也有些其他资产收入,比方说各家各户一般都有些牲畜,牛奶是重要的生计品,一头健康的奶牛在产奶高峰期据称能产出3先令6便士价格的牛乳,而它们加工成黄油的价格还能提高些。而羊则浑身是宝,羊肉、羊毛、羊奶均能补充不错的收益,尽管这东西不好养,但还是家家在养。最为好养的牲畜自然是猪,所以二师兄往往广受欢迎,它们一年下来多半在休耕地-林地自主觅食,直到贩卖前好好喂养增肥一笔,换成金钱。最后是鸡和鹅,两种都算是常见的家禽,它们和它们的蛋都算是农奴们桌上还算常见的荤菜。

7、 说说市场和运输义务。一般来说,老农们有义务执行范围不超过60英里的运输义务,比方说去市场卖东西,或者给领主家送粮送材料送人,等等,常规模式是大户出畜力,小农出力气。不过,一般去市场倒不至于跑好几十公里,根据对贝德福德郡定居点的统计(见Medieval English Peasants and Market Involvement),老农常去的集镇的距离平均不到4英里,远的话一般也不会超过9英里,也就跑大趟的时候可能去的远一些(比如伦敦)

8、 最后说说报账这块,一般来说庄园账目的第一承责人还是庄头,他们往往是记录者、第一汇报者与承担责任者。由于庄头往往出自农奴的选举,所以庄头也需要代整村农奴承担责任,比如说如果村里的营收出现亏损,庄头往往需要用自家钱不足,亏的太严重估计还会进局子。对于管家而言账目的责任稍轻一点,但也只是稍轻,他必须仔细陈述自己的每一笔支出和收入,并说明这些支出是否有授权可依照——所以说视频里小李其实有点摸鱼了。同样他也得弄清楚领内的各种“固定资产“及”生产资料“的数额和变动情况,一旦有所出入,即便管家已经卸任也得面临无限的追责。

【穿越指南】从零开始的中世纪村官生活(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