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谈:肝癌的治疗,避免这两大「误区」!
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死亡率极高。近年国内外很多名人死于肝癌!肝癌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两种: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平均每67秒就有一个中国人被确诊为肝癌,成为了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中医对于肝癌的认知,发病机制为湿、瘀、痰、毒、热入体,使得五脏失调,肝脏转运异常,进而使得诸邪结于肝,出现肿瘤,导致病人出现肝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科学验证,在治疗疾病上讲究对症施治,经验丰富方法诸多,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现在大众对于中医防治癌症有两个极端,一种是治愈了,另一种是无法治愈。其实这两种都是不严格的说话,有些癌症在经过医学治疗后,没有癌症迹象,只能说是缓解了,需定期检查,因为还会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对于无法完全治愈的癌症可通过正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使得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癌症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治疗和康复方式。西医注重结构,中医注重功能。
很多人在中医治疗肝癌的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具体有哪些呢?
误区(一):因急生乱的心态,很多患者都是在“走投无路”时才想到看中医。一般来说,中医药在进行手术,放疗之前,多以扶正或扶正兼祛邪为主,目的在于使西医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在手术、放化疗治疗后导致机体正气受损,肝腑功能失调,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有效恢复受损气血,减轻毒副作用,可促使尽快恢复体质,为进行其他治疗打下基础。希望大家对中医有个科学的认识,在治疗早期选择合适的时期及时的介入。
误区(二):迷信补药,“补药”有补药和补品之分。前者是说补气血阴阳,增强正气,治疗虚症的药品;后者是有一定药疗作用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医的补养药在临床上分为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适当进补,能起到扶正祛邪,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反之进补不当,则有害于身体,促进机体的老化,甚至造成一些副作用,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药物的选择还是需要依照病情的个体差异而定,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切记不要盲目胡乱使用补药。
随着医学进步和模式的转变,肝癌治疗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发重视。以中西医互补的方式来追求健康与改善生活质量才是衡量治疗的重要指标。
最后,提醒大家正确认识中医,做到应用中医治病、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