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南/运城/市区----5.关王庙、天主堂

2023-07-10 13:57 作者:jsyzzy1  | 我要投稿

       早上出来觅食,发现一围红墙,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小小的关王庙。奇怪的是,这个庙坐东朝西,而一般庙宇是坐北朝南的。游客不多,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吧。

 

       墙上有介绍,这个庙始建于元,历经修缮、扩建、震毁,又于明万历年间重建,重建时关羽尚未封帝,故称关王庙。现存山门、献殿、正殿皆为明清遗构。


       山门,三开间,悬山顶,高浮雕龙柱为山门增色不少。


       门楣上方的小木作披檐。


       门后一钟一鼓。


       献殿,三开间,卷棚顶,据说还有元代构件。


       献殿里有三宝。这个长方形铜板是一宝,其实它是一面大铜镜,重500斤,是明代信徒捐赠给庙里的,用来祈福、辟邪、消灾。不过,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


       虽是个复制品,也是值得鉴赏的,毕竟这么大的铜镜比较少见。背面纹饰很精致,四周有云龙、天马、麒麟、牡丹、芍药、玉菊、荷花、卷草、水波等纹饰,造型生动。中间有铭文,上方大字为“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万岁”四个字放在中间,毕竟天子至尊下面是捐赠人和金火匠姓名及年月。


       献殿一角有个老道,身穿道袍,一绺山羊胡,扎着小辫,须发皆白。见过好多老道,也是这样的装束和打扮,这就是传说中的仙风道骨吗?来往的人群中,有信神的,也有不信的。信神的会在老道那里求签问卜,再多钱也舍得给;不信的则一脸漠视、嗤鼻转身,唯恐上当受骗。


       老道说,签筒里的签是关帝灵签,灵验得很。


       灵不灵验不知道,墙上嵌的两通明代刻石,却是献殿第二宝----最早关公签谱刻石,四面皆有刻记,每面25签,共100签。老道解签全靠它吗?两侧还嵌着四条长石,上刻“觉迷灵文,宣机慧语,鉴诚微旨,最感玄言”。


       完整的一面是这样的,5行5列,共25签


       刻石细节,每签都有干支、宜忌、诗、圣意、注、解。哈哈,老道解签的根据在这里。


       献殿第三宝----明代“四好”箴言碑,共四通。上面大字一个不认识,看了说明才知道是篆体,分别是“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和“做好人”,“好”字刻成了不同形状,真是天书啊。相传这四句话是关公教子所言,上面小字是宋儒朱熹的赞诗,看来朱熹对此深信不疑


       献殿后面是正殿,二殿檐口几乎相接,正殿屋檐在上。


       正殿,三开间,歇山顶。


       正中神龛内供奉关公铜坐像。


       神龛上方悬挂着明代百姓捐赠给庙里的“乾坤正气”匾。这块民间木匾挺有意思,四周不是常见的云龙纹饰,而是形态各异的人物雕饰,下方是关公骑马征战图。


       献殿后面是春秋楼,建于民国。


       春秋楼前有一碑亭,立宋代“大观圣作之碑”。这是北宋徽宗给天下学子立的规矩,相当于学子的行为规范,当年遍布大宋全国,如今存世稀少,所以这通碑也是庙中一宝。


       碑额上面“大观圣作之碑”六个字是权相蔡京所题。


       碑面是书学博士李时雍摹写的徽宗瘦金体诏旨,笔法瘦劲爽利。碑面字迹清晰的不多,特地找来几张图片欣赏。


       出了关王庙,外面是熙熙攘攘的大街,走不多远,见高处耸立三个尖塔,过去一瞧,原来是个天主教堂。教堂建于1915年,是西方尖船利炮催开的花朵,已在此落地生根百年。


       圣母玛丽亚----耶稣的母亲。


       大圣若瑟----圣母玛丽亚的净配,耶稣的养父。


       教徒们安安静静坐着,彷佛没有比这里更宁谧的地方了。不由自主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他们。


       这里是天主教徒的家园,有如关王庙,是道教徒的家园。闹市中的关王庙和天主堂,一中一西,互相容,无论是信仰者还是迷信者,都从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说到食粮,忽然想起早饭未吃,赶紧出教堂觅食去。

 

 (游于2019.09.01.


晋南/运城/市区----5.关王庙、天主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