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忆战争

2023-02-22 22:43 作者:敏行智控_均广哥  | 我要投稿

主线剧情 在2023年,铺天盖地的新冠疫情过去之后,人类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将新冠病毒彻底消灭。 当人类以为地球度已经过了这个劫难的时候,殊不知更大的危机已经在来的路上。 新冠病毒以人类不理解的一种方式将一段基因片段逆转录到人类的染色体上,而这段基因的性状,不再是身高肤色,而是逆转录的能力。 而逆转录的内容,正是人类的大脑皮质突触神经网络的编码信息。 换一种方式说,一部分人类的一部分记忆,可以随机的,一定概率的,遗传给下一代了。 人类不用学习就可以白嫖知识了?看似美好的事情,反而带给人类一场毁灭的危机。 故事正是从这个叫韩若鱼的高二女生身上开始。 第一章 莫名其妙的记忆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蛋白质生成的过程,第一步,由相关基因片段转录成mRNA; 第二步,mRNA由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和核糖体结合。在核糖体和指导合成肽链,组装成蛋白质; 第三步,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加工处理; 第四步,分泌蛋白再经高尔基体修饰、包装、转运。最后以外排的形式分泌出去” 这是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课堂上的学生都已经快要坐不住了。 “大家还有疑问吗?没有疑问的话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生物老师一边开始关掉多媒体教室的全息投影,一边问道。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韩若鱼不合时宜的站起来,“老师,请问人类是怎样获得这种携带有特殊遗传信息的相关基因片段的?” 生物老师明显一愣,扶了一下眼镜框。“下周一上午的课间操你到我办公室来,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另外周末的作业和上课的动态全息模型文件我会通过小度传到大家的终端上,希望大家回家可以好好复习课上的内容,认真完成作业”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学校门口的无线充电车道上挤满了车,倒是燃油车道上稀稀拉拉的,哪怕周五也一点不显得堵。 “小北,爸爸在这!”只见一个中年男人一只胳膊扒在一个道路无线充电基站的支架上拼命向一个女孩招手。 这个中年男人叫韩均广,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已经是一个高中生的爸爸了。 只见一个肤色比同龄女孩更深的女孩扭过头去,一边朝刚才那个中年男人挥手,一边从人群的缝隙里挤过去。 女孩正是课堂上问问题的韩若鱼,健康的小麦色让她更显活力,略显成熟的打扮也挡不住洋溢的青春气息。 俩人勾肩搭背走到一辆酒红色的电动汽车旁,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里已经有了一个中年女性坐在副驾上,一边在膝盖上的电脑上敲敲打打一边吐槽道: “你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能不能注意点形象,那么多人也没见有谁跟你似的扒在无线充电基站上。” 中年男子此时讪讪一笑,不敢搭茬,妄图蒙混过关。 副驾上这位中年女子正是韩若鱼的母亲,是就职于江南大学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常翠华,研究蛋白大分子转录相关的内容,舌头倒是毒的很。 周五下午的高架堵的很,就听着前排的父母开始聊天。老爹开始说起昨晚的世界杯,他是一个老球迷,总是吹牛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还是足球队的队长。 “c罗刚当上葡萄牙的主教练,小组赛首场对上东道主巴西输了一场,现在迫切的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啊。” 妈妈也跟着耳睹目染,对这当年的绝代双娇熟悉的很,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嗯嗯,问题不大,他总是擅长绝地反击,我记得是跟谁踢来着,就那个很有名的铁血教练带的那个,还在尤文图斯的时候,客场丢了好几个球,主场还能扳回来” “妈,你说的是马竞的主教练西蒙尼吧?” 老爹倒是有点吃惊“呦,小北不简单啊,还知道西蒙尼?” “你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心思要放在学习上,尤其要注意跟男同学之间保持距离,等你考上大学,,,” 常大科学家瞬间就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再厉害的科学家也不能免俗啊。 “哎呀,快行了吧,一星期就回家两天,别叨叨了”。韩若鱼的嘴都要撅到天上了。 心大的老爹哈哈大笑,丝毫没有意识到娃儿她妈想到了哪里。 这个事情倒也怪不得这个当妈的,像这个名字,一般也就是那些喜欢足球的男孩子才会知道,不过自己也很纳闷,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的呢? 难道真是偶尔听他说的记在了心里? “哎呀,终于到家了,堵了这么久,估计下次出城去能开很久不用充电了。” 从21世纪30年代初开始,预制食品开始火了起来,最开始还是各个餐厅,到如今。预制食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必须品。每个人都选自己喜欢的口味,简单用微波炉一热,打开包装就可以。像韩若鱼父母这种工作狂,是不会舍得花时间用在做饭上的。而且随着预制食品的普及,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价格已经非常昂贵,这俩货也就过年过节才舍得下厨自己做。 韩若鱼自己选了一份西红柿牛腩口味的盖浇饭,简单吃过后就开始复习自己今天的上课学过的知识。 今天在课上向老师提的问题也是一个忽然冒出来的念头,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完全是自身进化而来,还有可能是外来的基因片段。这个念头产生的第一个瞬间就忍不住向老师求证。看来从老师那里获得答案需要等下周一了。 “小度小度,问你个问题。” “亲爱的小北同学,您请问。” 韩若鱼转而寄希望于人工智能小度。 “根据人类现有的研究,人类的基因除了自身进化而来,还有其他可能的来源的途径吗?” “亲爱的小北,您的账户仅余31.5元人民币,问题的答案来自2022年的一篇nature论文,版权费用共需80元人民币,余额不足,请充值。” 其实韩若鱼父母每周给的零花钱也不算少,父亲是大企业的工程师,进公司的早,公司上市的时候也带着整个家庭的经济基础上了一个台阶,只怪韩若鱼自己好奇心太重,差不多周二周三就把钱花个大半。每到下半周总要省吃俭用,要不然连饭都没得吃。 韩若鱼转身推开门去书房去找爸爸,如果去找妈妈的话八成会被唠叨“少操心这些东西,高考考吗?” 走进书房,看见正在忙碌的爸爸,又在弄那个机械外骨骼。应该是已经做了十几年了,从韩若鱼出生后不久就开做,到现在也只是有了一个踝关节。 不过这次过来韩若鱼过来倒是看明白了更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电机控制代码脱口而出道:“这是模型驱动的编程方式?” 韩若鱼的父亲转过头来惊诧又疑惑的盯着韩若鱼“我跟你讲过?”韩若鱼自己也吃了一惊,像这种突然冒出的念头这些天频繁出现,实在叫人奇怪的很。 韩均广盯着韩若鱼越来越觉得真不愧是他女儿,是个可造之材。“爸爸买的这个芯片是赛灵思的zynq9050系列,自带多个arm内核和查找表电路,爸爸拿他来做电机的主控芯片,可以自己设计外设,要是一个控制器做好了,后面全部都沿用这种架构,开发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小。” 韩若鱼不置可否“爸,你要做机械外骨骼的话,还要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步态协调吧?” 韩均广眼睛里的光更亮了,开始把自己十几年来在机械外骨骼设计上的心得倾囊相授。“各个部件可以独立的识别人体躯体各部分的动作意图,也就不必做整体的步态协调了,就像这个踝关节的外骨骼,控制模型的输入就是足底的压力分布情况,来判断人体的意图,可以实时反馈,用zynq9050主频可以达到800MHz,控制带宽可以做到10k,,,” “爸,我有个疑问,判断人体意图一定要通过人体对外部的作用吗?不能直接通过脑电或者肌肉电信号的方式吗?” “从体外采集的话,脑电信号本身就不强,干扰太多,要想获得比较准确的信号需要采集多组数据来做滤波,会非常影响控制的实时性。如果考虑用肌肉电信号,体表每次需要重新贴传感器,穿戴还是不方便。” “神经接驳呢?这样不光可以实时的采集比较高质量的生物电信号,还可以将反馈信号传递回大脑,大脑可以直接感知和控制外骨骼设备了。” “神经接驳这个方式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人在做了,爸爸读研究生的时候实验室就在推进和旁边一所医学院校的合作,期待能解决神经接驳的电路材料带来的排异问题,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看到非常合适的方式。” 韩均广越听越是心惊,也越是说的兴奋,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在读高二,就能对机械外骨骼有这么深的认识和这么广的知识面,难道自己生了一个为机械外骨骼而生的天才吧。只是他却不知道,韩若鱼自己也很吃惊,自己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这些? 第二章 逆转录

记忆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