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金句摘录(六)

2023-06-26 09:52 作者:哲学的物质武器  | 我要投稿


1、在工资还根本没有废除以前,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始终是所有社会主义者的要求。劳动妇女,由于她们的特殊生理机能,需要特别的保护,来对抗资本主义的剥削,我认为这是很明显的。英国那些女先锋们争取妇女的形式上的权利,让妇女和男子受资本家同样厉害的剥削,她们自己多半同资本主义对男女劳动者的剥削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我承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最后年代里,我关心下一代人的健康更甚于关心两性在形式上的绝对平等。我深信,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1885年7月,恩格斯致盖尔特鲁黛·吉约姆-沙克)

2、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须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者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此外,在当前条件下,小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即不直接属于我们的人的那个圈子里的读者,因此,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885年11月,恩格斯致明娜·考茨基)

3、我的建议要求把合作社推行到现存的生产中去。正像巴黎公社要求工人按合作方式经营被工厂主关闭的工厂那样,应该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否则土地会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去经营。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至于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事情必须这样来处理,使社会(即首先是国家)保持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样合作社的特殊利益就不可能压过全社会的整个利益。(1886年1月,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4、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1886年1月,恩格斯致爱德华·皮斯)

5、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我,凡是可能被说成是向某个工人组织要求给我们个人提供帮助的事,都从来没有做过。其所以必须如此,不仅是为了要保持我们自己的独立性,而且还因为资产阶级经常造谣诬蔑,说什么“煽动家们骗取工人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用于自己的个人目的”。(1886年2月,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

6、不管运动的领袖以及部分开始觉醒的群众会犯什么错误,思想多么狭隘,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美国工人阶级投入了运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走过一些弯路之后,他们将很快地走上正轨。我认为,美国人登上舞台,是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美国阶级战争的爆发,对全世界的资产阶级来说,犹如俄国沙皇制度的崩溃对欧洲各大军事君主国来说一样,意味着它们的主要支柱的垮台。因为美国毕竟是一切资产者的理想:一个富裕、辽阔、正在发展的国家,建立了没有封建残余或君主制传统的纯粹资产阶级的制度,没有固定的、世袭的无产阶级。这里每一个人如果不能成为资本家,也一定能成为独立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资金自行经营,从事生产或商业。由于这里在此以前还没有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我们的(以及你们的)资产者曾经以为,美国是凌驾于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之上的。这种幻想现在破灭了,地球上资产阶级的最后一个天堂正在迅速地变为涤罪所,而只有刚成长起来的美国无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才有可能使它不致像欧洲那样变为地狱。(1886年6月,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

7、高利贷者和工业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虽然一定数量的小资产者会被推向我们这一边,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正面临着被交易所投机者剥夺的威胁,可是我们决不能期望大批的小资产者转到我们这一边来。而且,这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他们会带来他们狭隘的阶级偏见。在德国,这种人我们见得太多了,正是他们成为阻碍党前进的绊脚石。小资产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总是在两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一部分将被资本集中所压垮,另一部分则将被无产阶级的胜利所摧毁。在决定性的时刻,他们跟平常一样彷徨、动摇、不知所措和任人摆布,如此而己。即使他们赞同我们的观点,他们也会说:当然,共产主义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但那是遥远的事情,也许一百年以后才能实现,——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打算为在我们这一代或者在下一代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这就是我们在德国的经验。(1886年10月,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金句摘录(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