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胆结石不过是肝胃不和罢了
2023-07-30 10:29 作者:中医结石专家高凯教授 | 我要投稿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们将聚焦于胆结石病中的一种证型——肝胃不和型。这种证型在中医分型中并不罕见。
以一个实际病例为例,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于2022年10月就诊,通过彩超检查,发现胆囊壁增厚且不光滑,内有多个强光点,范围大约为2厘米*1.3厘米。这些强光点是由于胆囊炎症导致粘液粘稠度增高,将小结石聚集到一起形成的。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这些小结石可能会逐渐粘连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石。
在超声检查中,有一强光团伴有声影,进一步确认了它们是结石,而一般息肉则不会出现声影。最大的强光团为0.8个厘米。
根据临床症状,患者右侧胸部胀痛,胃部有痞满感,总有一种硬物堵塞的感觉。进食后,这种症状会加重,并伴有恶心、打嗝,且嗳气频繁,总是感觉气不往下走,往上反。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当肝气郁结时,肝气旺盛克土,导致脾胃受损。脾胃是后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脏器,功能受到影响后,会出现胃脘部胀满的感觉,总感觉有硬物堵塞,且进食后症状加重。由于肝气不通,胃气也无法正常下行,从而出现恶心等胃气上逆的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治疗应该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为主。通过调理肝气和胃气,促进胆汁分泌和排空,从而缓解胆囊炎症和胆结石引起的症状。
患者的胆囊壁厚且不光滑,范围较大,我们首先改善她的胆囊功能,待炎症减轻后,再行排石治疗。经过半个月的中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胆囊壁变得光滑,强光点从2.0降到了1.3厘米,胆汁透声良好,说明结石已经排出。患者治疗了三个月,最近出门旅行,未来会回来复查,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继续治疗。治疗胆结石需要认清证型,药量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同时需分析患者的其他症状,将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