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两极分化,春节档最可惜的电影《深海》
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深海》火不起来。
这种感觉来得很没有理由,只是一个电影观众的个人直觉。而现在的一切,都证明了,《深海》真的没有火起来。
电影上映一周多累积票房仅有3.8亿,只到《熊出没:“伴我熊芯”》(7.79亿)的一半,不及《满江红》(26.86亿)的零头。
虽然票房不太行,但是评价其实还不错,豆瓣评分7.3,照理说应该值得更好的票房表现。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今天就来聊聊这部在我看来算得上是春节档最“可惜”的电影——《深海》
参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在爸爸和继母的重组家庭后,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的。
因为成长环境和家庭等原因,参宿变成了讨好型人格,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的把一切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也因此变得愈发孤独。
参宿的爸爸注意到女儿的情况,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想方设法让参宿多笑笑。于是,懂事的参宿只能将自己的痛苦更加深藏,面上却还要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故事的转折很快来临,一家人准备坐天狼星号在海上开始为期一周的海上旅行,参宿很喜欢大海,因为小时候妈妈给她讲过海精灵的故事。夜晚暴风雨袭来,参宿为了救一条搁浅的小鱼坠入大海。
醒来后的参宿并没有死亡,而是来到了一片五彩斑斓的海域。在海精灵的引导下,来到了一处名为深海大饭店的地方,认识了饭店老板南河。
自此,参宿开始了自己的奇幻之旅……
电影中的女主参宿的名字来源于恒星——参宿四,它是冬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也是一颗即将消亡、处在爆炸边缘的恒星。但它一直都在坚持发亮,还被称为“不死的星星。”
而影片中的另一主角名南河则取名自始终陪伴在参宿旁,一直照耀着参宿的一颗星星——南河三。南河是参宿在深海幻梦中深海大饭店的老板,也是拯救参宿的守护者。
细究这部电影,你会发现,电影中埋的诸多细节都是残酷而沉重的。
参宿在刚到深海大饭店时,门上赫然写着您可来了,一见生财。而一见生财让我想起了民间传说中白无常帽子上的一见生财。
而且白无常专度善人,所以其实这里暗示参宿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来到了类似黄泉的地方。
在深海大饭店中的奇遇可以理解为是参宿对于现实世界的投影。
例如海象老金就是是参宿对爸爸的投影,老金早期的表现也对应上了。现实中,在参宿妈妈走后爸爸就借酒消愁、动不动发脾气、粗暴解决问题最终才和女儿彻底离心;
对应继母的海牛花花其实还好,也是希望能拉近和参宿的距离的,但是参宿一直封闭自己的内心让参宿只能被迫孤立于重组家庭之外;
对应同父异母弟弟的小海獭糖豆,馋且懒,其实都是参宿对于现实弟弟的不难,觉得弟弟抢占了自己的位置。
还有关于妈妈美好象征的海精灵,看起来却并不美好。
而这其实正是当初妈妈离开时留给参宿的模样。海精灵是参宿对于美好回忆的向往,对于妈妈的思念,只是这一切,破碎而不真实。
其实参宿可以选择继续沉溺于这个奇幻绚丽的深海梦境,但是南河营造出的那丝光亮,成为了支撑她回到真实世界的力量。
对于一个抑郁症、自闭症小女孩来说,要了解生命的意义或许还太早了。但是她学会了给生活一个机会,给那些可能出现的温暖一个机会。
影片最后的“醒醒吧,别睡了”,不单单是唤醒参宿,而是试图治愈所有封闭自己内心的人。生命并不全然是灰暗,总有美好的闪光等待你的发现。
导演田晓鹏曾执导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次却没有吃老本,而是做了一个更平民化,更接近生活的角色。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吧,他的野心更大,想要创造出属于中国审美风格的作品。
无可质疑,《深海》的视觉效果是美的,画面绮丽多彩,隐喻深刻动人。 “粒子水墨”的效果可以说每一帧都是可以截图当壁纸的存在,而深海的梦幻和旖旎与现实中的灰暗和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凸显出整个故事的悲剧与救赎内核。在梦境与现实双重隐喻里,展现了爱、勇气、亲情、家人、还有希望。
自上映以来,《深海》的评价就两极分化严重、争议不断。有人说《深海》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孤独女孩的救赎之旅,深刻且温暖治愈;也有人说美丽的画面也无法拯救单薄的人设,哪怕再深刻的立意也终究没有讲好故事;还有人说华丽的特效看得人头晕眼花,不明所以。
诚然,《深海》确实存在种种瑕疵。以至于观影门槛过高,结果观众很难理解深海,融入深海。不能只是“炫技”而忘记初心——华丽的特效与艳丽的画面终究只是锦上添花,讲好一个故事才是一部好作品的根本。
所以《深海》注定只适合小众而不适合大众,尽管《深海》是一部能让我落泪的电影,但是我绝对不会推荐别人去看。也许正如电影最后的那句“献给走过长夜的人”所言,只有曾陷入永夜,并试图走出的人,才会对这部电影格外偏爱。
但无论如何,《深海》为中国动画写下了新的一笔。
我一直在吹国漫崛起,但是也深知这背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很缓慢的提升过程,也是一个很艰难的创作道路。
但我始终坚信,距离国漫崛起的那一天,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