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独立级航空母舰——被遗忘的美国战士

2023-08-30 09:00 作者:心照xinzhao  | 我要投稿

前言

随着战争的临近,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批准了一项计划——将一些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空母舰。这些改装航母被称为“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这项计划旨在短时间内增强美国海军实力,直到更新、更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服役。在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六个月内,美国海军与船厂重新签订合同将正在建造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全部改建为航空母舰,第一艘于1943年1月服役。虽然它们从血统上不是纯正的航母,但这9艘船在二战期间盟军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伯特号航空母舰(CVL-28),它在战后进入西班牙海军服役几十年。

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战争的乌云出现在地平线上,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一种新型的航空母舰,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力。这些航母将在太平洋充当移动机场,帮助美国击败了日本海军。

1943年11月,一架F6F地狱猫战斗机降落在美国海军考彭斯号航母(CVL-25)上。

然而,埃塞克斯级航母又大又复杂,在其研制建造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担心美国海军现有的航母能不能撑到埃塞克斯级航母服役。而埃塞克斯级航母预计要到1944年才能服役,数量有限的现役航母需要随时面临战争的准备,之前担任过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总统提议将当时正在建造的一些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母。

1944年10月30日,美国海军“贝洛伍德”号(CVL-24)(中)和美国海军“富兰克林”号(CV -13)(右)在菲律宾附近遭到日本神风特攻队袭击起火。

该计划有利有弊

事实上这种半路出家的改装并不是第一次,一战后建造的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都是由正在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这是因为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了二战前传统军舰允许的总吨位。此外,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航空母舰(CV-1)也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AC-3“木星”号运煤船改装而来。

这些早期的航空母舰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术发展至关重要。

独立号(CVL-22)在完工后不久依靠自身的动力航行

兰利号(CV-1)后来被重新改装为水上飞机航母(AV-3),它在1942年2月下旬被日本飞机击沉。几个月后,列克星敦号在珊瑚海海战中被击沉,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航母交战,而萨拉托加号虽然三次严重受损,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1943年末,一架TBF复仇者鱼雷飞机降落在考彭斯号航空母舰(CVL-25)上,飞行甲板已经拉起了阻拦索。

此外,另一次成功的改装导致了护航航母的发展——长岛号护航航母,这艘航母由C3级商船“莫麦克梅尔”号改装而成。改装只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兰利号(CVL-27)于1943年8月服役。1947年退役后,这艘航空母舰被援助到法国改称为拉法耶特号直到1963年退役。

因此,将巡洋舰改装成临时航母的概念至少在概念上是有价值的。

虽然它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但海军部注意到一些限制,实际上表示反对。其中一个问题是,这些航母太小,无法携带一支重要的空军联队,而且它被认为不符合当时美国海军的海空学说。然而,该命令仍然来自总统,也就是总司令,所以没有实际的讨论。

船舶改造研究

美国海军指示海军船务局开始研究一种巡洋舰大小的航空母舰。最初的建议之一是从彭萨科拉级巡洋舰改装而来,这是第一种“条约巡洋舰”,因为这种巡洋舰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的产物。不出意外,这项计划立即遭到了美国海军总委员会的抵制,并且委员会对该提案投了一张否决票。

图为圣哈辛托号航母(CVL-30)的一种美国海军舰船迷彩图案。

委员会的想法是,这样的改装方式非常另类,使得这类舰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资源的行为,而目前的每一项资源都可以用于其他地方。但罗斯福下定决心需要让美国海军拥有更多的航母,并敦促海军船务局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改造方法。

美国海军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舰船伪装图案,就像这张在独立级航母上展示的那样。

海军船务局夜以继日的工作,想方设法的设计出一种尽可能容纳更多飞机的军舰,但是当第二份研究报告交给委员会时,委员会却认为它的“能力低于预期”。当日本海军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时,讨论还在进行中,但此时美国海军部很快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航母,越快越好。美国海军官员接着批准了第二份报告,同时要求船厂尽一切努力加快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进度。由于埃塞克斯级至少要到1943年底才会服役,所以他们要求尽快的将一些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装成航母。事后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1943年,海军陆战队在考彭斯号航空母舰(CVL-25)的飞行甲板上排队进行体能训练。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包括F6F“地狱猫”、SBD“无畏”和TBF“复仇者”。

认识一下独立级

九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舰体最终在新泽西州卡姆登的纽约造船公司海军造船厂进行改造,这些被命名为独立级航母最终安装了一个相对较短、较窄的飞行甲板以及一个小型的上层建筑,这些都导致了上层甲板的重量显著增加,航母的横梁增加的可以额外提供浮力的设施,同时可以提供一些防御鱼雷攻击的能力。

1943年7月,美国海军“考彭斯”号正在航行。每艘独立级航母大约可以搭载30架飞机,通常是20多架战斗机和9架鱼雷轰炸机。

1943年7月13日,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CVL-22)在加利福尼亚州马雷岛海军造船厂抛锚。

1944年10月,一架TBF复仇者号从美国海军兰利号(CVL-27)上起飞。

独立级轻型航母标准排水量约11000吨,满载排水量约15000吨,全长189.74米,飞行甲板长168米,由4台蒸汽轮机提供动力,最大巡航速度约31.5节,机库可以容纳30架飞机,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三分之一。舰上还装备了各种联装的博福斯40毫米炮共计26门。

改装航母抵达

有一个至今仍挥之不去的问题是,独立级轻型航母是不是一个浪费资源的计划。该级舰一共建造了9艘,在1943年内陆续服役,从本质上这9艘轻型航母提供了与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同等的空中打击力量,这一点可以看做一个等效换算。该级别的第一艘独立号(原阿姆斯特丹号巡洋舰)CVL-22在1942年8月下水,1943年1月14日服役,其余8艘在1943年内相继服役。

1944年4月,一架日本鱼雷飞机在一次袭击中坠入大海,差点撞上蒙特利号航空母舰(CVL-26)。卡博特号航空母舰(CVL-28)出现在照片的左侧。

得益于火力全开的美国工业,军舰建造速度加快,埃塞克斯级航母的首舰埃塞克斯号(CV-9)也在1942年12月服役。

更大的问题是,为了迅速建造航母而做出的牺牲也意味着它们不太适合太平洋台风,而小型飞行甲板使操作变得困难。即使使用较小的空中联队,轻型航母的事故率也较高。出于这些原因,“菜鸟”级飞行员经常被送到埃塞克斯级航母上进行训练,而不是CVL。

独立级因为是基于轻型巡洋舰改造来的,速度美国海军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CVE)更快(31.5节)。这些航母后来成为快速航母特遣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3年11月到1945年8月参加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的战役。此外,1944年6月,8艘轻型航母还参加了菲律宾海海战,有效的消灭了日本帝国海军的航母空中力量。

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CVL-23)是唯一一艘在战争中损失的独立级轻型航母。在1944年10月被人本俯冲轰炸机击沉之前,它获得了9颗战斗星。

只有一艘独立级航母在战争中损失,普林斯顿号(CVL-23)原“前塔拉哈西”号巡洋舰。在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战役中,它在日本的空袭中严重受损。一架俯冲轰炸机投下了一枚炸弹,将其木制飞行甲板打穿了一个洞。

1944年10月24日,日本俯冲轰炸机击中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CVL-23)。最初的损坏很小,但因为鱼雷引爆从而引发了一场大火,烧毁了这艘船。

虽然结构上的损坏很小,虽然它的前姊妹舰伯明翰号巡洋舰在一旁协助灭火,但是因为鱼雷被引爆导致了二次爆炸的使得两艘船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无奈美国海军只能让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1944年10月24日,日本飞机(左上)俯冲攻击兰利号航空母舰(CVL-27)。这张照片是在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CV-16)的甲板上拍摄的。

战后需要还是不需要?

尽管有8艘独立级航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但这些航母缺略显鸡肋了,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美国海军不再需要这种被时代淘汰的产物了,最终这8艘独立级航母都退役了。

1946年7月,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CVL-22)在比基尼环礁的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中因严重损坏而抛锚起火。

该级的首舰独立号(CVL-22)在1946年比基尼环礁进行的十字路口行动核试验中被用作靶舰。它在核爆炸中幸存下来,后来作为核辐射研究船继续使用。最终于1951年在旧金山附近被用作火炮测试的靶舰击沉。

被当做靶船击沉的独立号(CVL-22)

被拖回的独立号(CVL-22),可以看到已经破败不堪了

1947年衣阿华战列舰上拍摄的独立号(CVL-22)

已经倾斜快要沉没的独立号(CVL-22)

考彭斯号(CVL-25)、蒙特利号(CVL-26)、巴丹号(CVL-29)和圣哈辛托号(CVL-30)在战争结束后退役并被送往预备舰队。最终都被拆解。

这些轻型航母虽然很小,却载着近1500人。图中天主教弥撒是在美国兰利号航空母舰(CVL-27)的升降梯上庆祝的。

贝劳伍德号(CVL-24)和兰利号(CVL-27)均在1947年退出美国海军作战序列,后来根据《国防互助法》援助给法国海军,分别改称为“贝洛森林”号和“法耶特”号,1951年被送回美国,随后报废。

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CVL-23)在华盛顿州布雷默顿的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

卡伯特号(CVL-28)拥有二战后最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1947年退役,1948年接受改装作为反潜航母短暂的服役至1955年重新退役。1965年到1967年期间接受现代化改装,1972年出售给西班牙,主要改装内容在木制甲板上铺设钢板,搭载TAV-8S斗牛士战斗机,即AV-8A鹞式战斗机的西班牙版本,改名为德达洛号,在服役期间,德达洛号累积航行了1650天,约30万海里(56万公里),进行了约3万次起飞和降落,期间因为事故损失了一架TAV-8S战斗机和三架AB212ASW直升机。

西班牙海军“德达洛号”号航母,前身为“卡伯特”号航母(CVL-28),它是西班牙的旗舰。

德达洛号于1989年8月从西班牙海军退役,原本美国曾想将其打造成一个军事博物馆,但因为当时拥有该船的私人组织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被美国法警局拍卖,最后德克萨斯洛克波特的萨比海洋打捞公司拍下了这艘军舰,并于2002年完成了拆解工作,至此独立级航母的历史正式结束了。

独立级航空母舰——被遗忘的美国战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