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玄怪录】卷一01杜子春

2021-05-03 22:40 作者:木妖怪的神奇世界  | 我要投稿

《玄怪录》的陈刻本卷一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杜子春的,如果要看原文,请自行搜索(篇幅不是特别长,但是从版权的角度出发,我是不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下来的)。

故事梗概就是杜子春三次挥霍自己的家产,又三次被一个老叟接济。后与老叟前往华山云台峰,在那里接受了一场不可以说话的考验并且失败。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读者里很多人都是比我更有才华和才情的。有时候会觉得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古籍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是不是有些太狂妄了,转念一想,我这也算是臭皮匠,,没准也能看到诸葛亮不知道的事情。故此,我来试试关公门前耍大刀。

这个故事里,我找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地方,且听我一一道来。

杜子春第一次见到老叟的时候,杜子春已经挥霍了家产,饿着肚子仰天长叹。老叟问清缘由,想要接济杜子春

老人曰:“几缗则丰用?”子春曰:“三五万则可以活矣。”老人曰:“未也,更言之。”“十万”曰:“未也。”乃言:“百万。”曰:“未也。”曰:“三百万。”乃曰:“可矣。”

老叟和杜子春初次相逢,在杜子春需要多少财富才可以活下去这件事上,从后来的故事看来,确实是老叟更加有发言权。但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初次相见就可以豪掷千金,是不是太大方了一些?这个我将会在后面给出自己的拙见(因为它需要联系全文)。

第一次接受老叟接济的杜子春“荡心复炽,自以为终身不复羁旅也”。然后,杜子春挥霍完了自己的家产。(这个剧情是不是有些眼熟,与时光老人的故事有那么一丝丝相像,我怀疑就是借鉴了杜子春一文,虽然我没有证据)

第二次的接济,杜子春是这样的“未受之初,发愤,以为从此谋身治生,石季伦、猗顿小竖耳。钱既入手,心又翻然。纵适之情,又却如故。”我只想说,写的好真实,看得我有些脸红。

第三次被接济,杜子春终于改正了,摒弃了恶习,用钱财接济穷人,“于名教复圆矣”。然后追随老叟去了云台峰并接受了不言的考验。

不言的考验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杜子春见到了“尊神、恶鬼、夜叉、猛兽、地狱,及君之亲属为所束缚”但是绝对不能说话。前面的考验都过去了,直到杜子春经历了第二个人生,面对自己的孩子被撞死,杜子春“噫”了一声。考验失败了。

失败之后,发现老叟炼丹失败了,房子都被烧着了。老叟处理好现场之后,对杜子春说:“吾子之心,喜怒哀惧恶欲,皆能忘也。所未臻者,爱而已。向使子无噫声,吾之药成,子亦上仙矣。嗟乎,仙才之难得也!吾药可重炼,而子之身犹为世界所容矣。勉之哉。

老叟指路让杜子春离开。杜子春觉得自己很愧疚,想要回去,到云台峰却发现什么都找不到了。

若是我们用简单的善良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故事,这个就是一个教化和感恩的故事。但这种看法有几个疑点

第一,老叟为何要无缘无故接济一个陌生人?

第二,为何接济的钱财大手大脚?

第三,为什么杜子春的考验失败导致了老叟炼丹失败了?、

我怀疑,老叟是想用杜子春炼丹。

众所皆知,不劳而获只能导致不珍惜。老叟若是真的想要杜子春就应该授人以渔,提供初始资金让杜子春自己靠双手活下去。老叟三次接济杜子春的钱财都不是小数,这是不是在刻意地让杜子春回到那种荒诞的生活——平时生活很美好,更能体现出没钱的痛苦,这时候对给自己钱的人就会产生更加强烈的依赖感。

当第三次杜子春说完自己的感受之后,老叟觉得时机成熟,“吾心也。子治生毕,来岁中元见我于老君双桧下。

云台峰上,老叟“持白石三丸,酒一卮,遗子春,令速食不讫。”这个做法哪里像是招待客人?

最明显的后来,杜子春“爱”的一关没能过去,考验失败后,老叟的房子就被炼丹的火焰烧着了,后来看现场,“其炉已坏”。

从前文看,所谓的“上仙可成”可能只是指失去作为人类所必须的喜怒哀惧爱恶欲,这算不算是另一种谋杀?

嗟乎,仙才之难得也!”老叟的一句话,深想来是有特殊含义的。难得的是所谓的“仙才”,而不是杜子春。

【玄怪录】卷一01杜子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