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用/中国通史解说词文字稿】07殷商兴亡(中)

2022-02-02 12:18 作者:努力工作一只团  | 我要投稿

盘庚迁殷

商王王位一路下传,商朝漫长的五百多年历史,不觉已走过一半。这时商代王朝的接力棒传至一个重要人物手上,盘庚。但盘庚接手的国家,几乎可以说是一副烂摊子。因为此时的商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国势衰微。盘庚是个有作为的国王,他在在位的十几年里,做了许多努力以缓和国内矛盾,却仍然不能改变衰败局面。若继续下去,王朝将有灭亡的危险,这迫使盘庚考虑挽救之法。于是他决定效法先王,实行自汤以来的第六次迁都。往哪儿走,盘庚经过精心考察,决定迁到黄河以北洹水之滨的殷,却遭到了王族中不少人的反对。他们担心迁都会削弱自己的势力,便到处散播流言,蛊惑人心,并鼓动族众也跟着反对迁都。盘庚是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君王,他在迁都前后对臣民进行了三次训话,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尚书》中的《盘庚》上中下三篇。经过连哄带吓的训话,贵族们不再敢反对,族众当然也只能服从。这样,大致是在公元前1320年至公元前1300年的二十年之间,盘庚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和奄都的民众,驾着牛车赶着羊群,渡过涛涛黄河,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了新的生活。

王震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盘庚认为,他要是迁到殷这个地方,更有利于他们发展。再一个呢,他还是能带着一种非常清新的格局,再加上殷这个地方旁边就是黄河,也有利于他的水陆交通和战略资源的运输。

朱凤瀚(北京大学教授)

盘庚迁到殷之后,此后的商王朝就被叫做殷商王朝,历史上也管盘庚迁殷以后的商代的以后这段时期,叫做殷商或者叫做殷代。史学上通常是以盘庚迁殷作为先后两个时代,前面叫做商前期,后面叫做商后期。也有人叫做商早期商晚期。就是现在我们考古学上这个殷墟文化的集中地带就是河南安阳小屯为中心的这个殷墟遗址,所代表的这个文化时期。

武丁盛世

这里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殷墟遗址。殷墟是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殷墟共出土甲骨约十五万片,震惊世界。人们对殷墟的发掘从未停止,来自这块地底下的宝藏似乎无穷无尽。大量的甲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浮出历史地表。考古证明,这里就是自商王盘庚迁都至此直到商王纣灭亡的273年间的商代都城殷都。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商这个曾经让人将信将疑的朝代得到证实,商代历史从传说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成为有文字可查的信史。遗址的发掘和文物的出土还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商王朝时代,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盘庚迁殷之后,商王国逐步走向强盛。这些出土文物不仅反映了三年多年前,当时商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这是商朝的极盛时期,也是中国上古文明的一个高峰。辉煌文明的铸造者是继盘庚之后又一位有作为的君王,武丁。

武丁少年时期,就被父王小乙下放农村,让其隐姓埋名,生活与黄河岸边的民间。武丁在长达十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亲自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底层生活,了解民众疾苦,体会耕种庄稼之不易。这是中国历史中青年下方农村锻炼的最早记载。武丁农村生活时期,还有一个重要收获。结识了甘盘和傅说yue4,两人成为其日后的左右臂。武丁继位后,立即重用甘盘,并让人到民间,把身为奴隶的傅说找来,破格任命他为宰相。有了贤臣辅佐,殷国大治,很快改变了商王朝此前衰弱的局面,国家逐渐兴旺发达起来。

在辅佐武丁的贤能中,还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武丁的妻子,妇好。1976年,在安阳小屯村西发现的五号墓中,随葬的青铜器上大都刻有妇好铭文。墓主就是武丁的妻子妇好。妇好,是十分活跃的女政治家、军事家,经常主持占卜、祭祀等重要的政治活动。妇好还经常参加军事活动,亲自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上天祈祷她健康长寿。妇好死后,武丁悲痛欲绝,思念不已,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放以大量的随葬品,墓地上营建宗庙,专门祭祀妇好。如此高的待遇,这从妇好墓中可见一斑。

在贤臣的辅佐下,武丁对内整顿吏治、改进税收、发展农业生产,国家逐渐富强。随即对外征伐四方,其中主要对北方及西北地区的土方、鬼方、羌方等多次用兵,南征江淮,北伐河套,西征有达渭汭,与周族接壤,可谓武功赫赫前无古人,每每取得重大胜利。随着武丁时期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国国力达到了历史鼎盛期,邦畿千里,史称武丁盛世。

王震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武丁盛世呢,既有盘庚打下的基础,更主要的还是武丁在位五十多年五十九年。武丁时期反映了商王朝在晚期时期,一度非常强盛欣欣向荣的一个景象一个时期。而且武丁也是很有作为,不像后来的这些商王,一个是没作为,再一个贪图享受。他不但不贪图享受,而且很了解民情,很了解民间疾苦,又启用了一些相当有能力的人。所以在历史上,不管文献里面讲,还是甲骨文里面看,他都是商王朝的一个盛世。

历史的辩证法昭示,事物到达盛极的时候,往往就是衰落的开始,强大的商朝此时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就在武丁盛世,商朝的掘墓人周族,逐渐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古书记载,周族人的祖先历任尧舜和夏的农官,周族因此擅长农业。夏朝末年,周人迁居至今陕西旬邑地区,历九世,又迁居到金陕西岐山扶风间的周原地区,利用那里的优越自然条件,逐渐发展起来。

商王位传至武乙,此时商周关系融洽,商王武乙授予季历征伐大权,季历于是西征北伐声威大振。到武乙的儿子文丁即位,周部落继续发展,文丁开始猜忌周。有一次,他趁季历来朝进贺时将其囚禁,季历气急交加死在商都。季历的死使商周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商王位又历一任后,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帝辛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便是史书上臭名昭著的商纣王。


【自用/中国通史解说词文字稿】07殷商兴亡(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