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蝮蛇》【摘要及个人扩充】

2023-03-29 19:45 作者:犹水沉沙  | 我要投稿

尖吻蝮属 Deinagkistrodon Gloyd,1979

【中国蝮蛇的排面,第一章就是五步蛇,一种一属】

体型较大,体全长可达1500mm及以上。由吻鳞与鼻间鳞延长形成的吻端尖出而向上翘。头背具9枚大鳞;背鳞具强棱,成体背中央有极发达的结节状隆起,具有“X”形斑;尾下鳞以双行为主,前段个别为单行。顶骨呈宽“T”形,骨嵴明显;上颌骨颊窝腔边缘有一突起;腭骨高而尖,前端分叉,具齿5枚;外翼骨较翼骨后部长;鳞骨后末端超出脑匣。半阴茎分叉,远端被萼,近端具刺。 尖吻蝮属物种原隶属于广义蝮属Agkistrodon (sensu lato)。Gloyd(1979)以尖吻蝮独特形态,建立尖吻蝮属 Deinagkistrodon。该属只有一种: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

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Cunther,1888)

【模式标本】全模:BMNH 1946.1.19.56-58 【英文名】Sharp-snouted Pitviper, Five-pacer Viper, Hundred-pace Pitviper 【地方名/曾用名】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蕲蛇,白花蛇,百花蛇,囊鼻蛇,中华蝮,岩头斑,盘蛇,五步龙,五摔蛇,放丝蛇,犁头匠,棋盘蛇,翻身花,聋婆蛇,瞎子蛇,翘鼻蛇,袈裟蛇等。

【网络称呼:永不低头蛇,中国烂肉王】

【鉴别特征】体型粗大。头呈三角形.由吻鳞与鼻间鳞延长形成吻端,吻端向上尖出而形成“尖吻”。头背具9枚大鳞:背鳞具强棱,身体及尾背面正中有一行20多个“x”形斑,成体背中央及上背侧背鳞有极发达的结节状隆起:尾下鳞双行,前段若干为单行,靠近尾尖的最下行鳞高大于宽。顶骨呈宽“T”形:上颌骨颊窝腔边缘有一突起;腭骨前端分叉,具5枚齿。 【形态描述】体型粗大,雄性最大体全长1541mm,雌性最大体全长1403mm。头大,三角形,颈较细,尾较短而细。(描述较多,后略)

【生境】一般栖息于海拔100~1700m的丘陵或山区。常见于林木茂盛、阴湿的地方,曾发现于大的岩石缝中、路边岩石下、草丛中、玉米地内、草棚粪堆内、公路上、住宅附近或室内。 【习性】食性较为多样,已记录的捕食对象有鼠类(社鼠、黄胸鼠、针毛鼠、大足鼠等)、两栖类(黑斑侧褶蛙、棘胸蛙、泽陆蛙、中华蟾蜍、湍蛙等)、蜥蜴类(石龙子、草蜥、龙蜥)、蛇类(赤链蛇、乌梢蛇等)、鸟类、昆虫(蝗虫、金龟子等)、鱼类(黄鳝、泥鳅等)。 卵生。从4龄开始,每年繁殖1次。求偶、交配一般在春秋季进行,交配常持续数十分钟到十几个小时。7~8月产卵,每次可产卵10~40枚,一般孵化时间为15~30天。越早产出的卵孵化时间越长,越迟产出的卵孵化时间越短。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 【濒危等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6):濒危(EN)

以下为个人扩充

【毒性毒液】 ld50皮下8.9mg/kg

【虽然对鼠效果不好,但是对人效果…致死率仅次于银环,眼王。反差萌啊】

毒液量 158mg -250mg 【咬伤案例】 2022年三月,家住安化县羊角塘镇的李某上山砍柴时被一条五步蛇咬到了右腿脚踝处,请来当地知名土蛇医救治,蛇医用嘴吸允伤口后

【处理毒蛇咬伤千万不要用嘴吸,这样不仅吸不出来多少,反而如果嘴里有创口,还容易导致自己也中毒!】

,用碗的碎片划开了大爷的伤口,准备排毒敷草药,不料划开的伤口随即流血不止,

【五步蛇咬伤还敢划开伤口……】

且头晕眼花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意识逐渐模糊,大小便失禁,经邻居介绍,急忙驱车百余公里送来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动物咬伤救治中心进行治疗。 入院时,李某已经被蛇咬伤4个多小时了,

【一般而言,除了蛇毒过敏或者毒蛇注毒特别多,都是有时间去就医的,所以被咬后不要慌张,不要病急乱投医!】

老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右腿重度浮肿,布满血疱,局部有小片发黑,伤口仍流血不止,医师立即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处理,注射蛇毒血清,抽血检查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护理下,2小时候后大爷神志逐渐恢复,恶心呕吐停止,头晕眼花逐逐步缓解,复查各项重要指标明显好转。

【发现被毒蛇咬伤后第一时间就要开车去往正规医院,如果是被眼镜王蛇这种毒液发作快的毒蛇咬伤,耽误每一分钟都是要命的。从事例看到,一些所谓的知名土蛇医甚至连毒蛇的毒液效果都不明白就敢乱用药瞎治疗,我个人认为一些土蛇医治疗成功的原因并不能归结于他的医术,而应该是咬人的毒蛇根本不是剧毒蛇,或者毒蛇的排毒量很低。五步蛇咬伤会导致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这些应该不是中草药能治的吧?】

【中毒过程】 出血,凝血,患肢坏死致残是被尖吻蝮咬伤后出现的三个临床特点,其出现次序有先后,内在机理迥异。 【出血期】被五步蛇咬伤之日起的前3天患者症状以出血为主;此时临床表现主要是弥漫性出血,患者可出现鼻孔出血,口腔牙龈出血,针孔渗血不止,血尿,血便等,严重患者可因肺内血管出血、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或休克死亡。 其主要机理是:蛇毒可以溶解纤维蛋白原或抑制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阻抑V因子活性,阻抑凝血酶形成,导致出血,此外蛇毒中磷酯酶 A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出血, 此时切忌挑刺、扩创以免出血不止。 【凝血期】 五步蛇咬伤的患者,蛇毒经过 72h后基本上经小便排出或在体内分解代谢,此时随着血液有形成分的代谢,以及正确的药物治疗凝血机制逐渐恢复,患者从出血阶段进入凝血阶段,此时可出现肺、心、脑等器官的栓塞,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肾小管被脱落碎片堵塞出现急性肾衰,少尿 无尿等症。 【组织坏死期】 五步蛇咬伤后,蛇毒中透明质酸酶能溶解细胞和纤维间的透明质酸凝胶,加快蛇毒吸收,6~24h达到高峰,吸收后分布全身各组织,以肾最多,脑最少,主要由肝分解由肾排泄,72h后蛇毒在体内含量已极少,尖吻蝮蛇以血循毒为主,其中有一种细胞毒素,是一种碱性蛋白,能引起各种细胞溶解,蛋白分解,组织破坏坏死51例尖吻蝮蛇咬伤患者中,有32例患者在咬伤第3天起自觉患肢剧烈疼痛,伴有高热,体温39~40℃之间。此时,切开皮肤时发现皮下组织、筋膜 肌肉等大量坏死,有2例严重患者骨膜已坏死。 【文章摘自《中国蝮蛇》《尖吻蝮蛇咬伤治疗分析》】

《中国蝮蛇》【摘要及个人扩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