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郭先生

2021-08-25 21:18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南郭吹竽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今译】

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召人为他吹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类似大笙,吹起来声音很悦耳),每次使人吹竽都要叫三百个乐师一起吹,一定要听几百人的合奏。


一个姓南郭的处士(处士 ,古代称有才学,即有“学问”、有“品德”隐居而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为“处士”,这里是戏称),根本不会吹竽,却冒充吹竽能手,跑来要求参加吹竽的行列,请求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地答应了。


他总是混在乐队里,假装吹奏,这样他也和其他几百个乐师一样,享受吃皇粮的待遇,官家对他的待遇,发给他的俸禄粮食与其他几百人所领取的一样多。


后来,宣王死了,他的儿子湣王继位,(齐湣王,姓田,名地,公元前300年~ 公元前284年在位)。


湣王喜欢听乐工单个人的独奏,要吹竽的一个一个地为他吹竽,每个人都要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看到这时无法再蒙混过去,只好吓得逃走了。


【赏析】

故事原文指南郭先生本不会吹竽,混在乐队里假装吹奏。pretend to play Yu(a wind instrument),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又假充有本领的人物,incompetent people act as a stopgap,混在行家里假装有本领的人。


它告诉人们,那些不学无术,假充内行弄虚作假的人,只能靠吃大锅饭遮人耳目,虽然能蒙骗一时,但是经不起考验,骗不了一世,只要逐一考察,就会露出马脚,败露出丑,骗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不能长久蒙混下去。


后用“南郭先生”、“南郭吹竽”、“滥竽充数”、“吹竽混真”等喻指


后用“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本事,只是充数而已,make up a number without real qualification,也比喻以次充好,fill in a vacancy with inferior goods ;


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才学不高。



齐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代七雄之一。辖境据有现在山东省北部、中部等地,国都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县境)。


东郭先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