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笔记整理
提升技巧在学习基础知识后多刷题,提高熟练度,和速度
倍数特性核心公式:
① 若A:B =m:n(m、n互为质整数),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的(B÷n)倍
②若A:B:C=m:n:p,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C是p的倍数, A+ B+C是m +n +p的倍数。
倍数特性四大应用:
①当条件中出现比例:m:n或m:n:p
②当条件中出现分数:
③当条件中出现百分数:%
④当条件中出现倍数:n倍
倍数特性两点注意:
① 2、4、5、8不适用,除非明确告知是整数倍
② 不考虑小数点
整除特性:
①能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或9整除;
证明:abc=100a+10b+c
=99a+9b+(a+b+c)
②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证明:因为10能被2和5整除,所以只用控制个位能被整除即可
③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证明:因为100能被4和25整除,所以只用控制末两位能被整除即可
④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证明:因为1000能被8和125整除,所以只用控制末三位能被整除即可
⑤能被6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能同时被2和3整除;
证明:因为6可以质数分解为2和3
⑥能被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未三位数字与未三位之前数字之差的绝对值能被7、11或13整除。
证明:abcde=ab×1000+cde
=ab×1001+(cde-ab)
1001=7×11×13

余数特性
一、余数的基本概念
①若A÷B=Q…….R(A称为被除数,B称为除数,Q称为商,R称为余数)
②A=B×Q+R(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③R<B(余数小于除数,余数的最大值为B-1)
二、余数基本运算:
余数加法定理:若A➗C=Q1……R1,B➗C=Q2……R2
则(A+B)➗C的余数为(R1+R2)➗C的余数
三、同余定理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做周期
例:余同取余 x➗4.....1;x➗5.....1 则x=20n+1
和同加和 x➗4.....3;x➗5.....2 则x=20n+7
差同减差 x➗4.....1;x➗5.....2 则x=20n-3

植树问题:
单边线性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楼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单边环形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
注意:区分题干中是马路单边植树还是马路双边植树
剪绳问题:在绳子中间剪N刀,能得到(N+1)段
日期时间常识
普通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
世纪闰年:年份是400的倍数
错位重排问题
错位重排问题又称错装信封问题,该问题表述如下:
编号是1、2、...、n的n封信,装入编号为1、2、...、n的n个信封,要求每封信和信封的编号不同,又多少种装法?
对这类问题有个固定的递推公式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只记住前5项
集合容斥问题
三集合的覆盖面积=三圆面积和-重叠一次的面积-2倍重叠两次的面积
三集合覆盖面积=三圆形面积的和-两两相交的面积+三个都覆盖的面积
设全体的数量为m,全体之下的几何分别为A、B、C、D...,并用a、b、c、d...表示每个集合的数量,则有(最小值集合尽量少的相交):

循环赛
单循环赛:每支队伍都要和其他队伍进行一次比赛,N支队伍的总场次是
双循环赛:每支队伍都要和其他队伍进行两场比赛(分主场和客场),N支队伍的总场次是
单场淘汰赛:比如8人,8进4的淘汰赛、4进2的淘汰赛、2进1的淘汰赛
方阵
若正方形方阵一边人数是N,长方形方阵两边人数分别为M、N则
正方形实心方阵的总人数是N×N,长方形实心方阵的总人数为M×N
正方形方阵最外层人数4N-4,长方形方阵最外层人数2(M+N)-4
方阵相邻两层相差8人
拿牌问题
第一次拿完牌后,恰好凑成最大最小之和的倍数,才能保证第一次拿的人,最后以此也能拿到

球体的体积公式
球的面积公式
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圆锥的面积公式




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结论:过圆心且垂直于圆面的直线上的点,到圆周的距离都相等
应用:
例:水平面上的三点A、B、C。A在B的正北方,C在B的正东方,AC相距600m,空中无人机同时与A、B、C三点相距500m时。求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根据结论可知道高度为400m

质数又叫做素数:只可以被1和自身整除
合数:除了1和自身,还能被其他整数整除
约数个数理论:如果一个合数X分解质因数形式为则该合数的约数个数=(m+1)(n+1)(l+1)...
所有整数中,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为奇数,其他整数的约数个数为偶数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平均数大小比较
平方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以两个正数x、y为例,,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证明过程

年龄问题优先使用代入排除法
12×15=180
12×25=300

极值蒙题:问最大,蒙最大;问最小,蒙次小或最大
3+1蒙题:题型识别:3+1(3项等差|等比+1项特殊)蒙接近"特殊项"数字选项
例 A、25 B、35 C、36 D、45
迷惑项蒙题: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计选项?
例:甲和乙一共是30元,且甲大于乙,求甲是多少钱?
A、5 B、12、 C、18 D、28
思路:出题思路12+18=30,12可能是乙作为迷惑项,18可能是甲
找共性蒙题:找选项间共性最多的选项(取同、去异)
常识蒙题:生活常识、计算常识(大数-小数=正数)
区间问题:一般选第三段
几何问题蒙题:求边长、棱长、半径一般蒙整数的选项
三量问题(工程、行程等问题v、t、s):注意通过倍数等细节关系
独奇独偶:3奇1偶选偶数;3偶1奇选奇数
概率问题:发生的概率和不发生的概率和是1
一般题目中出现的数据不会出现在正确选项中
蝴蝶定理在平行四边形中的应用

应用例题:可以快速的计算出结果为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