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学习建议白皮书:如何最大效率的用好课程

这是一篇介绍如何使用网课的干货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执行:
首先我们要理解,从教育教学方法论的角度,任何一个科目课程的学习都得是一个“闭环”。就是说“讲→练→测→评→考+答疑解惑”,没有任何一科能够仅通过“观看视频”而提分(如果是这样,那看电视最多的人应该就是能力最强的人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课程,都是这样。特别对于数学、物理这种重理解、重迁移、通过解题试错来强化思维的科目来说,更是如此。
一、“学校为主、网课为辅”的同学: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学校里的学习占了绝大部分时间。首先,班上老师讲的课要听(即使有部分同学反映说班上老师没有网课老师讲得好)、下课要多问题、多交流。对于这类同学,网课只能是辅助(毕竟时间受限),利用网课最好的方法是把课程当成“工具书”,比如说,在学校里面相遇追及、受力分析、功能关系、电学实验没学懂,那就利用网课弥补!你不需要把网课的每一节都学了(大家买的参考书,又有几个同学是每一页都做完了的?!),挑着重点学你最需要的就行了!学习网课的时间可以是课间、中午傍晚休息、晚自习后回家加餐、周末节假日等。等等,时间不够用?够用就怪了!你问问哪个高三同学时间是够用的?自己想办法挤吧。至于高一高二的同学,时间还是比较宽松的,能多学尽量多点!高三吃的苦,很大程度上都是高一高二欠的账。
总结1:“学校为主、网课为辅”的同学,网课做为“工具书”用——挑重点学、挑自己薄弱的学。你买书、报课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薄弱,不是为了刷完市面上所有的网课或者参考书的。不要有完美主义心态,所有的学习工具都只是“为我所用”!
二、“网课为主、学校为辅”的同学:有些同学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生病、休学、外出艺体集训等),或者是学校老师讲得太烂(极少、但也确实有,有些地方教育政策的“一刀切”或者学校管理模式有问题导致)。这种情况最好把资料书带到教室做,辅以网课班级的“每日答疑、打卡、督学体系”,只要把网课的这些配套服务体系用好,都能完全搞定一科的学习。这种情况,最好就按照坤哥物理课程体系的顺序学,一节一节的推进!不懂的问题及时在每日答疑群解决!
总结2:“网课为主、学校为辅”的同学,一定不要闷不吭声,要多在我们的学习群问问题、多找老师/助教小姐姐/督学,既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氛围。课程的话,建议每节课都听(当然可以分批次完成,难度大的放在后面听,小步伐、快节奏、多轮次,后面有具体分层听课的规划)。
三、下面是按照分数段划分的听课内容(供参考):
①物理暂时在50分以下的同学(以满分110为例):
力学板块:(具体内容过多,请在群里面联系助教或督学领取)
课程目录:https://ke.qq.com/course/409765?tuin=b340bae6
电磁学板块:(具体内容过多,请在群里面联系助教或督学领取)
课程目录:https://ke.qq.com/course/409960?tuin=b340bae6
实验板块:(具体内容过多,请在群里面联系助教或督学领取)
课程目录:https://ke.qq.com/course/409975?tuin=b340bae6
选修板块:(具体内容过多,请在群里面联系助教或督学领取)
选修3-3热学课程目录:https://ke.qq.com/course/409944?tuin=b340bae6
选修3-4振动波光课程目录:https://ke.qq.com/course/package/17546?tuin=b340bae6
总结:其实看到这里,大家都很清楚的明白了——主干知识(力学、电磁学)是必须花很多时间学的,物理要上80、主要靠的是主干知识强;而非主干知识(万有引力、交流电、3-3热学、3-4振动波光、3-5近代物理,这几个板块,学早了容易忘、而且也可以短期弥补,所以并不需要在现阶段花太多时间去学)
④物理一般50-90分的同学(以满分110为例):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学习习惯、动力基本没什么问题,问题主要是两方面:1解题速度不够、造成物理(以及理综)考试时间很紧,那首先就是要练熟;2是难题练得不够、所以提分还得从中等及以上的题目突破。所以,这个分数段,现阶段最好是把我的一轮复习课的力学+电磁学+实验三个板块的内容都要听完(选修内容放在后面再学)!可以先做题、再听,懂的地方跳过或者快进、不懂的地方着重听!

⑤90以上的同学(以满分110为例):
物理在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力学、电磁学的常规内容要在11月份之前学完;【经典模型】的课程(含C视频)都要学。对你们来说,更大的精力应该是在“刷题和总结”上。一章一章无死角的刷,找到自己各个板块的问题、一个一个捋顺(特别注意“无死角”,看看2019高考真题,总有10分左右的偏、冷门知识点。50分以下的同学可以放弃这些知识点,你们是万万不能的!)
再强调两点:⑴快人一步!进度一定要比班上老师快一点(几天、几周都可以);先预习、思考过再听课的同学,吸收的效率比那种“大脑一片空白、然后直接听课”的,高了不止一倍!

⑵动手、动手、动手!有同学下了一堆网课,张老师的李老师的王老师的,每个老师的课都拖着看了几节,有用吗?没用的!1是你学习不聚焦,2是没有动手配套练习。有句话叫“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特别是有些复读生,“什么题型没见过!”信誓旦旦,你让他动手,经常是第3、5步就错了。如果一道题你不能从零、独立做出来,你就要承认“这题我确实不会!”而不是“差一点就做出来了”。高考现在难度已经不大,“差一点就做出来”的同学,在高考的分数段上也是最拥挤的、1分都不止1000人的排名!物理的网课,直播也好、录播也好,如果你只是听课、没有资料书动手练习以及答疑的一个“闭环”,那么只能是“光听一时爽、考试火葬场”!
最后,用一句鸡汤结尾:
不是要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而是要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