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4.9 斯宾塞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9、斯宾塞(公元1820—1903年)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庸俗进化论的主要代表。青年时曾做过铁路技术员、工程师、杂志编辑等,后来专门从事研究和写作。
斯宾塞的哲学是庸俗进化论、实证论、不可知论的大杂烩。他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是量的加密和增大,而没有质的飞跃;他用力的“平衡”来说明各种关系,断言对立的力量总是不断地得到调和、保持平衡,一切事物总是互相适应的。他把这种观点应用到社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理想的平衡体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存,进步和保守势力均衡,是理所当然的。他诬蔑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对“和谐”、均衡有害的破坏,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在认识论上,他深受休谟、康德、孔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影响,不可知论像一条黑线贯穿在他整个思想之中。他认为只有经验现象才是“实证的”[1],而经验现象是由人的主观感觉构成的,科学只是对于这种主观经验的统一和描写;理性只能认识相对的东西;事物的本质超过感觉经验之外,因而是绝对不可认识的。他企图在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的基础上调和宗教和科学,他说,科学所不能深入认识的世界[2],是宗教信仰活动的领域,科学家碰到的神秘“是科学的末一步和宗教的第一步”。
社会有机论是他的社会学说的主要部分。他把人类社会比作动物有机体,用生物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胡说社会划分为各阶级正如机体各器官的分工一样是“自然的”表现,劳动人民好比机体的营养系统,从事生产;资产阶级好比机体的头脑,占统治地位,一切都是协调、“合理”的。他还利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生存斗争”的概念宣扬反动的种族主义谬论,胡说人类和生物界一样,也是“适者生存,优胜劣败”,“最优秀的种族”[3]得以保存、发展,“劣等民族”只有遭受灾难。
斯宾塞处在英国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时期,他的哲学竭力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弱肉强食”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对后来的资产阶级哲学影响很大,如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证论以及修正主义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他的反动观点。中国近代启蒙学者严复,在早期活动中,曾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观点出发,宣扬过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并以《群学肄言》书名译述过他的《社会学研究法》。
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体系》、《社会学研究法》等。
注:
[1] 确实的。
[2] 即事物的本质。
[3] 即盎格鲁撒克逊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