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对无人机实行出口管制;这是美国和乌克兰自找的

中国商务部宣布,从9月1日起,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这份公告由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四个部门共同发布,等级相当高。从相关内容来看,载重量大的、可抛投物品的、携带高精度激光测距仪或高性能感知设备的,都将被纳入管制范围。
在世界上,中国无人机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五角大楼都从中国进口大量无人机。不用美国制裁,你想买还得看我卖不卖。印度向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提出15亿卢比订单,被拒绝。
明眼人都知道,这份公告针对的是在俄乌战场上,双方士兵经常将商用无人机改成武器的行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不管是俄军还是乌军,都会对那些商用无人机进行改装:有的可以投掷40毫米口径的榴弹,也有的可以投掷手榴弹,甚至是迫击炮弹;有的在机身上绑上一枚“阔剑”地雷,或者一枚火箭助推榴弹(RPG),作为自杀式无人机;除此之外,俄乌士兵还广泛使用普通的商用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炮火校射,以弥补人力的不足。
事实上,俄罗斯军队对这些无人机的使用规模要更大一些;自从乌军发动反攻以来,漫天飞舞的无人机就成为乌军的心腹大患。在这些无人机的监视下,乌军行动难以遮蔽,因此遭到俄军优势火力的杀伤;在一些必要时候,俄军甚至会直接用无人机带上弹药,去撞击乌军装甲车辆。
在此之前,美国及西方媒体报道,有关中国产无人机被大量用于俄乌战场。难道中国发布这个管制措施,是向美国“屈服”?顺从美国的意思,对俄罗斯实施“封锁”了?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相比于俄军,乌军可能更加依赖中国的商用无人机。对于俄军来说,商用无人机用得很多,但不代表俄军没有其他手段;比如在自杀式无人机方面,俄军除了使用各种穿越机之外,用得更多的是“柳叶刀”系列巡飞弹,比如网络上有名的“豹-2被撅”视频,都是柳叶刀的杰作。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可以生产那些无人机,比如通过进口部件的方式自行组装;反正这些无人机都是廉价消耗品,质量也不需要太好,能飞、能看、能撞,就可以了。
但是乌军却高度依赖这些商用无人机。在上个月的时候,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乌军士兵在美国受训时的记录,美军对乌克兰部队如此依赖商用无人机的行为感到不解,乌军却对美军没有在班排一级普及无人机的情况感到错愕;这样的对比显示出,乌军对无人机的需求是相当惊人的。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乌克兰几乎没有生产这些无人机的能力,根据中方的管制措施,即便有西方国家愿意替乌克兰“代购”,但中方也有相应的措施。对于乌克兰来说,一旦无法获得更多的此类无人机,将会在战场上陷入巨大的麻烦。
但是这个结果,是美乌自找的。乌克兰此前就多次叫嚣,中国正在“帮助俄罗斯”;华盛顿也时不时拿这些谣言来攻击中国,甚至试图将此作为一种谈判的筹码,妄图逼迫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向西方让步。就在前两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美澳防长外长“2+2”会谈上,对中国隔空喊话,宣称美国“是以严肃态度对待中国宣布不向俄罗斯出口致命性武器的承诺”;可以说,华盛顿这方面的指责就一直没有听过。
中国对无人机实行出口管制,对俄乌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乌军手中再也不会有大量、廉价、优质的高性能无人机。整个战场对俄军来说是单向、透明。当然,西方还可以给乌军支援西方自产的无人机。随便一架都是几万美元,而且产量不一定能跟上。
中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称,中国一贯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现在好了,中国一碗水端平,谁买都要管制——最后吃亏的反而是乌克兰;这波操作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