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我们领,恶意我们锤——关于“nyasyw ”言论的复盘
昨天(2021年4月14日),我和我闺蜜就nyasyw的言论回复了很多评论,本篇是对此事的复盘,有很多图,文也很长。
以下是过程。
4月9日,《心病》发了《2019年5月11日(中)》。
早上,此人出现在评论区,中午,给我充电两次。


两点。第一,她说她“刚关注这对演员”。第二,她说要研究充电。
对于向大家要充电这个事情,我一向理直气壮。我付出了劳动,大家看了文,乐意给我充电,那是对我的肯定和支持。
而且,修者竹也这个号,52%的粉丝年龄在40岁以上,不是人人都会充电,所以,我们会告诉有意充电的粉丝怎么操作——别人给的好意,我们为什么不接着?
此时,我认为她是善意的,是爱九辫的。
4月11日。
因为大封箱,大家都有点激动,我发了《靠山吃山,靠着师父吃师父》,大家热烈讨论。

此时,我觉得她这段话是有道理的,虽然说曹的这段让我看着不大舒服,但是因为有定语,“当年的曹”(尽管我对当年的曹是否如她所说是能够养活一帮人存有不同意见),我依然认为,她是善意的,也乐意和她就不同角度探讨。

在得到我们的肯定后,此人开始带节奏,先说杨九郎“这个狗也太忠了吧”,再说杨九郎对老郭的崇拜是“唯一”的,并且怀疑杨九郎对老郭的忠超过了对相声的爱。
首先,她直接用了“这个狗”,这是她第一次引起我闺蜜直观的心理不适,但基于我们俩之前对她善意的认定,我闺蜜认为她此处依然是基于善意,只是用词表达不当,至于她提出的第一个怀疑言论,九郎对老郭的忠超过对相声的爱,这两点,我闺蜜在她后面两次回复,用了老郭忠于相声、九郎忠于老郭、娇娇忠于九郎的回复来引申。大家可以从截图上,感受一下她和我闺蜜在语言表达上给人传达出的不同感受,她直接用的“狗”这个字眼,而我闺蜜用的是“走狗门徒”、并且一直加引号,但到这里我们依然相信她的善意,所以只是用婉转的方式进行了拨乱反正。

对此,她说她给我投料吐槽,“充电补偿”,说“不能在站内建个群”吗?
我回复,没有收到私信,没有收到充电。对于建群,我以前已经表明态度,不想再重复。
为什么我要说明没有收到并一再追问?这是工作习惯,有出处、有回处,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特别涉及到钱、工作事项,没有收到必须再三核实、确认,这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双方负责,是对工作的认真严谨的态度,也是对彼此双方的保护。
此刻,我依然愿意相信她是善意的,想着必须说明白我没有收到充电,如果她花钱了,我没收到,那她就应该去找B站的客服。
此事结果,充电收到,我回应了,同时回应私信依然没有,她说那算了,此事告一段落。

此事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讨论孔云龙说杨九郎“沾了搭档的光”。

此时,我们依然当她是善意,算她心疼杨九郎,但是,这种言论方向,我们不能认可。
所以,我们继续往正道上带。

此时,必须要好好表扬我们的读者!
看看我们的读者是什么反应!这才是真正爱九辫的粉丝。
她依然在说,孔云龙这个说法不妥。
行,我们依然当她是善意,算她心疼九辫,心疼杨九郎。

于是,她开始往别人身上扯,“让其他的捧哏的自我调侃一下,也比让个逗哏的说好呀”。
让谁自我调侃?说别人行?说杨九郎不行?逗哏的说怎么了?逗哏和捧哏是敌对的吗?
到这,我就还算她是善意的,算她心疼杨九郎!

一直到,她抛出“谁变成笑话,当然肯定是一体的两人”此等言论时,我们依然把她认定为被负面情绪带昏了一点头的九辫粉儿,虽然心里不舒服,但秉承负责任的态度,依然要纾解她发散出来的负面情绪。继续看她后面的表现:

她说“单纯觉得这句话说的不妥”,可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觉,但是我们这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感觉!
然后,她扯到了别人身上,被大家驳回了。

那么被驳回的她,醒悟了吗?看下面的言论,显然是没有的:

这种“两头堵”的话术,她还觉得自己玩挺溜。
一边说九辫一体,一边说搭档沾光。
一边说毒唯不可信,一边说让人笑话。
一边说三哥亲近,一边说让个逗哏的说了。
一边说坚信舞台上都是戏,一边说单纯觉得不妥。
一边说尽力保持旁观者眼光,一边忿忿开麦。
对此,我们的态度是:

我们的节奏没有被带偏,她怎么甘心呢?
一个小时前才说了“坚信舞台上的都是戏”,马上又说孔云龙这话是“行内人的评价”,说“很多演员的三观毁人”,这话我都懒得驳了,就想看她怎么表演。

果然,来劲了,开始把节奏往“不了解的人”身上带,说得她是多么的爱九辫,生怕不了解的人误解了他们。
行吧,我们依然把这个当做善意,继续回应。

到这里,这个话题告一段落。
4月13号没有。
4月14号,就是昨天,《心病》的章节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因为此章的某些内容,她彻底坐不住了。是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看她的表现吧:

不是说自己刚关注吗?倒比很多粉丝知道的多的多啊?
当时我在看书,她的此次言论,触及了我闺蜜心里最不舒适的地方,已经达到了可以删帖的预警线。
然而,我们依旧秉承善意的“治病救人“有教无类”的原则态度,不仅留下了她的评论,并且就“大众”这个概念开始阐述,反复阐述说明。也就是在这次说明的过程中,我闺蜜清晰的感受到了她恐怕不是真的措辞不当,而是有意混淆概念。
因此,我闺蜜按照我们对评论区的管理原则,发出严肃的指正要求,并明确提出这种言论的后果,就是“成为节奏,带起节奏”。
对此,她的反应为“你觉得不妥你就删了我的评论”,并迅速甩出“什么节奏,帽子扣的急”的言论。针对她的反映,我闺蜜做的是,阐述了节奏的概念、扣帽子的概念,并对她不严谨的发言方式再次提出明确的要求。



而她依然置之不理,只会反复说我们给她扣帽子,说“学着带上粉丝滤镜”,说让我删帖,我后面也反复回答了,除非无脑嗑糖无脑黑的,我都不会主动删帖。
然后,她用自己给我私信、给我充电来说事儿。
我再次说明了她详细的充电和私信并没有收到的事实。
她的伪装就彻底放下了。
这里,她删除了一条。
她说这是“危机公关”,我闺蜜说对,“德云社不是草台班子”,然后,此人表示:


我只质问她“什么是套路”,到这里,我依然留着情面,没搭理她那句“快没兴趣了”。
她让我“不要再解读了”,“本来就是别人的事,闲言几句,如果认为不合适删掉就是”。
首先,我为什么不能解读?她能发言,我不能解读?
其次,这个专栏,哪一个字不是别人的事?
最后,她还在说“认为不合适就删”,想让大家觉得我们容不得不同意见吗?
我们的评论区的确出现过我认为不合适的,但是所有的这类回复,我都直接回复“这一条你自己删除”,既表明我的态度,又尊重读者的权利。
我说不会“不教而诛”,她扯的是“要么粉要么黑”:

然后,就是没完没了地“不妥请删”。

说得好像她自己不会删除似的。

同时,针对她指控我闺蜜对她扣帽子、夸大其词指责等,我闺蜜数次提出,让她正面回答并选出所谓的扣帽子言论、所谓的夸大其词职责的言论,她全部都避而不谈,模糊焦点、东拉西扯、转移话题。
我们持之以恒地一条一条对线,她接不住了,说她“对这件事的态度就是一说一笑的事”,“我下午已经说过在你的地盘不该这样”。
好一个一说一笑!随着《心病》时间线的推进,多少爱着九辫的读者跟着哭跟着痛跟着心颤,到她这,就是“一说一笑”?


最终认怂要走,但临走前还不忘带一把节奏。
说她是“花过不少钱的粉丝”,说“这算不算粉丝内讧”。
又是“刚关注”,又是“花过不少钱”,还觉得自己说得挺好?
把自己包装成粉丝,然后把和我们的这些对线都说成“粉丝内讧”,还要模糊一句“不知道算不算”。
跑我们这来玩文字游戏,还觉得自己玩挺好呢?见过马王爷有三只眼吗?
都承认“我发言有不妥”了,自己不会删?
最后再挑拨一句,“今天也只是对不起up”,宫斗小说看多了,以为说一句“都是妹妹不好,害姐姐们因我起了争执”,就成小白花了?
还只对不起up,这个专栏是我和我闺蜜两个人的,她就是我我就是她!就这点伎俩,也想来我们这挑拨?想瞎了心了!
以后还想玩这套,换个读过书的来!少特么拿这种low货充数,丢人现眼!
至于充不充电的问题,首先这是B站合理的规则,其次是完全自愿,最后充电是认可和动力,带节奏这么下本的,我依然照单全收,并且充分表示感谢。
以后,我还会继续直白地表示我想要充电,我喜欢看到大家给我充电,每一个充电都让我开心,都让我有动力码字!
粉丝满三千,我发出此文。
不出意料的话,这个专栏的粉丝会越来越多,乐意来玩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真正爱九辫的朋友,可以放心玩耍。
想来带节奏的,___________________!(懂,自懂)
不信?尽管来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