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手拉手莱芜区团队走进临沂研学收获满满

2023-06-05 15:59 作者:当代视觉  | 我要投稿

6月3日,山东省济南市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关爱行动莱芜区志愿服务团170余人,走进手拉手孤困儿童关爱行动的发祥地——临沂研学取经,开启了一段“朝圣之旅”。

路虽远,行则必至,有爱必至。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怀揣对“临沂帮扶模式”的向往,就像一位志愿者说的一样,我今天一定要见一见我的偶像——徐军团长。

经过两小时车程颠簸,四辆大巴车准时抵达临沂研学第一站——罗庄区服务团百颗心明德班。在明德班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中,莱芜区志愿服务团走进会场。眼前的几十名明德班的学生,就是所谓的“问题孩子”,因为家庭的变故、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气,有的甚至濒临犯罪边缘,他们普遍不善交流,缺乏自信,学习生活能力差。来到明德班学习后,在老师们二十四小时不离不弃的陪伴教导下,通过传统文化学习,懂得了做人做事道理,现在,大多数孩子们脱胎换骨,已经改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气。孩子们现场表演了武术、国学经典诵读、手语舞等,展现了他们阳光向上、积极进取的风采。孩子们入校明德班后的巨大改变,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志愿者们。

罗庄区心灵家园是莱芜区志愿者研学的第二站。罗庄区团秘书长李林涛介绍了创立心灵家园的初心:建团初期孩子多志愿者少,很多孩子缺少管理,需要有一个场所,能让孩子们有人陪伴,有心灵关怀,孩子们可以在这样的心灵家园中快乐成长。在心灵家园参观,“心灵驿站”“学习之窗”“书香四溢”“体智空间”各类功能一应俱全,这里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温馨港湾。在沂蒙精神弘扬践行者展馆,莱芜志愿者们看到罗庄志愿团队的发展、志愿者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担当,更加认识到帮扶工作的深远意义。

第三站来到了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这里有气势恢宏的展厅、百余面锦旗、排列整齐的档案文件;这里有天下无孤的愿景、有践行沂蒙精神的使命,这里是手拉手项目创立的发展基地,是研学活动的辉煌殿堂,临沂团的创立发展为天下无孤的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莱芜区的研学者边学、边看、边记,为临沂团队所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

一路奔波一路歌。下午莱芜区志愿者抵达本次研学活动的第四站——云蒙大酒店蒙阴县成团五周年表彰大会会场进行学习培训。手拉手项目创始人——临沂关工委孤贫儿童志愿团团长徐军,从志愿团队必备基础知识:五种帮扶对象、三种帮扶模式、文化理念、十个重点解决问题着手,讲述了志愿团和志愿者们的故事。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对沂蒙精神特质的高度概括。大义、大爱、实干、创新,这是沂蒙精神给予沂蒙儿女的信念力量。徐军以赤子之心,紧跟时代步伐,践行传承着沂蒙精神,被称为孤贫儿童成长的“引路人”。他带领的服务团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徐军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看到这些孩子经过志愿者们的关爱帮扶,变得一天比一天可爱,一天比一天快乐。“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国家的孩子,我有责任保护他们,做这件事就要吃得了辛苦,豁得上性命,我下半辈子只做帮扶孤困儿童这一件事了,我可以拿命来做。”

孤困儿童健康成长的背后,是徐军无怨无悔的付出。徐军团长的分享不断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莱芜区志愿团团长毕言国站在会场主席台激动地说:“这次学习犹如一次‘朝圣之旅’,让更多爱在此聚集,滋养自己,温暖他人,帮助孩子就是帮助自己。我要以王阳明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鞭策自己,引领更多人将人间大爱传承下去”。

莱芜区志愿团一对一帮扶志愿者邓新翰当仁不让地做了六分多钟关于《诚于己》的主题分享,立志成为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做一个心纯粹、无私欲、愿付出、敢担当、爱祖国的中国人。

济南市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团“五老”志愿者、71岁的李宗年是整个会场的最年长者,他登台激情演讲,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讲述了一个志愿者的担当和作为。

百人手牵手,共沐《醒来》曲。曲中那干净而空灵的童音,恰似一汪潺潺清泉,让听者在歌声中找回人之初的本真,亦如一米阳光,把希望重新点燃。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一曲《爱的奉献》中,此次研学活动拉下帷幕。

(撰稿:吕春静、玄昌兴 摄影:谷鹏 、玄昌兴)


手拉手莱芜区团队走进临沂研学收获满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