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退出“主机战争”的索尼,索尼第一方投资游戏《死亡搁浅》登陆微软PGP(XGP)
由小岛工作室开发,索尼出资,索尼第一方游戏工作室Guerrilla Games提供Decima制作引擎和相关技术支持的《死亡搁浅》已经确认要登陆微软的Xbox(PC版)的ame pass订阅服务了(简称:PGP)。
《死亡搁浅》的游戏版权和商标在开发技术立项之初就明确确认是索尼的,那时候还是PS4世代。小岛工作室此前并没有和微软有相关的合作,小岛工作室与索尼联合开发制作的《死亡搁浅》是小岛工作室的第一款游戏。
微软的游戏订阅服务大致分为三种,XGPU、XGP、PGP,分别对于的是主机电脑游戏玩家、主机游戏玩家和电脑游戏玩家。微软虽然提供三种订阅服务可供选择,不过在微软游戏战略推动和主机电脑玩家双组合显著增多的背景下,微软游戏玩家一般订购的会员服务都是XGPU,玩家群体中对微软会员服务的泛指XGP也一般是指XGPU。微软毕竟是主机硬件商,微软游戏粉丝也大部分来自主机,电脑PC端只是微软为增多用户而走的游戏战略。
XGPU里的服务是包括主机XGP和电脑PC端PGP的,这就使得只要购买了微软XGPU服务的玩家不只是可以在电脑PC端玩到《死亡搁浅》,再对游戏进行适配和优化,版权归索尼所有的《死亡搁浅》是有机会登陆微软主机Xbox Series S/X的。
索尼第一方游戏独占游戏虽然陆续登陆电脑端,但登陆其主机对手微软服务平台还是首次。微软的游戏虽然也在索尼主机上登陆,但那是因为那些游戏的工作室并非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这是工作室是在和索尼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后被微软收购,为了收购流程简单和避免不必要的商业纠纷,这些被微软收购的游戏工作室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可以在索尼平台上玩的,随后视情况陆续退出索尼主机。更重要的是,随着菲尔店斯宾塞继任微软游戏部门的CEO,微软的游戏战略不再是围着主机的,而是其主推的订阅服务。怎么扩大游戏玩家,怎么吸引玩家订阅微软的会员服务,才是微软主要推动的战略。对微软而言,主机业务并没有原本那么重要,独占并非是必须的。微软也并没有把索尼和任天堂作为主机商业对手,微软的主机业务更多的是增加公司业务和商业纵深,避免其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进入。主机游戏业务对微软方面而言并不是必须的,所以游戏登陆其他的游戏平台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但对索尼方面而言就不是如此的了,主机游戏业务的营收占索尼总营收的30%左右,主机游戏业务的成败事关索尼的成败,这也是为何过去索尼一直都很关心独占了。
索尼不再主机独占游戏登陆电脑PC端,对索尼、微软、任天堂和玩家可能影响不大或是有限,因为微软也在推动游戏全面对接电脑,任天堂在推动游戏对接手机,独占游戏在“主机御三家”看来已经不是必须的了。独占游戏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主机间的对抗依然存在,原则上不论是微软、索尼还是任天堂,都并不想将其第一方游戏登陆另外两个主机平台。
《死亡搁浅》版权索尼所有,之前小岛工作室也没有和微软有商业合作,索尼的游戏可以登陆电脑PC端,但登陆微软的PGP服务就没有必要了。PGP服务是电脑端的,但微软提供的XGPU服务又是包括PGP的,索尼版权所有的《死亡搁浅》虽然没有直接登陆微软主机,理论上又可以玩。主机御三家的如此的“合作”还是首次,还是在主机市场打的不可开交的索尼和微软。索尼让《死亡搁浅》加入到微软的PGP(XGP),已经差不多是索尼在向微软投降了,“新的主机战争”索尼方面主动投降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