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呼吸系统的组成

2023-08-13 12:02 作者:我喜欢杨梅汁  | 我要投稿


教学目标:

1.知识:(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4)了解呼吸运动是如何完成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的。

2.能力: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插入视频资料图片,展示新生儿出生啼哭的画面,看完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出生时会大声啼哭宣示他的到来,如果刚出生的新生儿没啼哭,接生的医务人员会拍打他,直到他大声啼哭为止,那你知道为什么新生儿出生时会啼哭呢?而且哭声越大越洪亮,就会被认为身体越健康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师总结):新生儿在刚出生时,胸腔中没有空气,即肺是真空状态,由于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所以会把空气压到胸腔中即吸气;当胸腔中的空气被排出时,即呼气,气流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即是新生儿的第一声哭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如果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那我们人类就是不能离开空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大家跟我一起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看你能坚持多久?(师生一起完成这个小实验)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小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发言)总结:人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也就是说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这就是呼吸,那么呼吸是怎样进行的?需要什么系统来维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呼吸系统的组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52-53页的相关内容。(3分钟)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需要利用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那么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通过生命系统来完成的呢?(生回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什么组成?(生回答:呼吸道和肺)

板书: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请一位同学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生回答:鼻、咽、喉、气管、肺)教师出示呼吸系统挂图,并再次自上而下按顺序指出组成各个呼吸系统的器官,(出生挂图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识图的方法和技巧,为后面习题做好铺垫)。

 

 

板书:1、呼吸道
  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但外界气体对肺来说不适宜,其原因是:外界的气体比较寒冷、干燥并带有灰尘和细菌等杂质,不能直接进入肺内,肺所需要的是温暖、湿润和洁净的气体。外界气体不是直接入肺,而是需要先经过呼吸道。

鼻 鼻是呼吸道的第一个门户,前部有鼻毛,如同一道防护林,能阻挡吸入空气的灰尘和细菌,也可以说是肺的第一道防线。若有灰尘和细菌闯过这道防线,又会遇到第二道防线,鼻腔表面衬有一层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还会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能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气体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气体有清洁的作用。这些结构能使吸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鼻腔上部黏膜内还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能使我们闻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小游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先用手捏住鼻子,然后张开嘴巴。接着放开鼻子,闭上嘴巴。最后用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这3种方式,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一边做一边思考、讨论:嘴也可以呼吸)师提问:同学们,那你们想一想,是用嘴巴呼吸好还是有鼻子呼吸好?我们跑步时是张嘴的还是闭嘴的?(学生思考、讨论: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跑步时是张开嘴巴的)师总结:我们平时要用鼻子呼吸,以减少不清洁的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用鼻子呼吸能使进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有利于人体健康。我们跑步等运动时,只用鼻呼吸满足不了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跑步是要注意掌握呼吸动作的节奏,适当张嘴协助鼻进行呼吸。

(出示北欧人的鼻子和南非人的鼻子)


           

请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北欧人和南非人的鼻子在外形上为什么不同?

(生讨论:可能与所在地方的温度有关……)师总结:因为北欧天气非常严寒,在北欧生活的人鼻子又高又挺又直,可以让吸入的空气不那么快就通过鼻腔进入体内,在鼻腔中多留一段时间,使空气温度更接近体温,减少冷空气的不良刺激。而南非由于天气炎热,人的呼吸频率更快,该地方的人鼻子比较扁而宽且鼻孔较大,短扁、鼻孔较大的鼻子可以快速呼吸。

咽 位于鼻腔的后方,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同时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播放一段“吃饭时大笑被呛到”的小视频)

古语有云:食不言,寝不语。通过刚才的小视频及联系一下生活实际,大家回想被呛到的滋味。提问: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笑或大声说话?(生回忆并讨论)

(小活动)1.先吞咽,再呼吸。2.先呼吸,再吞咽。3.同时呼吸和吞咽。上面3个小活动你能完成哪几个?(生做小活动,并回答能完成1、2两个小活动)为什么第3个小活动我们完成不了呢?

(师总结):喉由软骨和声带组成。气体经过时可引起声带震动而发声,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从而防止食物误入喉内。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所以我们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否则,

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有时甚  至会引起生命危险。                     

同学们,谁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生:不能随地吐痰)

 

哪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呢?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讨论)

师总结:其实痰的形成与气管有关,气管分成左右两支,再分成如树枝较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展示气管和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图片)气管和支气管都是由“C”形软骨作支架,(展示人体气管横切图)使管腔敞开,气流通畅。气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气管壁内表面有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经咳嗽排出体外。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摆动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就形成了痰。(展示痰形成的图片)这可以说是第三道防线。外界带有灰尘、细菌的干燥冷空气经

过这三道防线进入肺就已变成温暖、湿润的洁净气流。    

痰中含有大量病菌等,能传播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同学们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把痰吐在地上后再用脚去擦,那样更会加大病菌散播的速度和范围。有了痰,该怎么办呢?(吐在纸里,用纸包住再放入垃圾箱;有的说直接吐在下水道里,放水冲走......)

(播放痰的形成视频)

(布置课后活动)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伤害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的资料,写出一些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国外有对夫妇被人控告犯有溺杀婴儿的罪行,法官在提审时,这对夫妇都矢口否认,说婴儿生下后就死的。法医当场取出婴儿的肺,放入水中,望着沉下去的肺,法官当场无罪释放了这对夫妇。那法官为什么认为这对夫妇无罪呢?

在前面我们提到新生儿在刚出生时,胸腔中没有空气,即肺是真空状态,由于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所以会把空气压到胸腔中即

吸气;当胸腔中的空气被排出时,即呼气,气流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即是新生儿的第一声哭声。如果婴儿一生下来就死亡,说明还没有开始进行呼吸作用,此时肺还处于真空状态,所以放入水中,则会沉下去。“生命不息,呼吸不止”。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而肺是我们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 交换的重要场所。(出示肺的结构图)

师结: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分别与左右气管相通。


呼吸系统的组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