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常识午餐】
1.(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
A.党的领导制度
B.协商民主制度
C.国家监察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党的领导制度居于统领地位。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协商民主制度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国家监察制度属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它不起统领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2.(单选)刘某乘火车从徐州出发去乌鲁木齐,列车行驶在徐新高铁线上,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刘某看到了黄河
B.列车经过太原站
C.列车驶入河南省境内
D.列车速度达到300千米/小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徐新高铁建设里程长约3210千米,由兰新高速铁路及徐兰客运专线2个区段组成。其中,兰新高速铁路长为1776千米,徐兰客运专线长为1434千米。
兰新高铁自兰州西站开始铺建,线路途经青海省西宁市、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吐鲁番,最后引入乌鲁木齐站,线路横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
徐兰客运专线贯穿黄河上游的兰州市、黄河中游的洛阳市、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的开封市、黄河下游的郑州市、长江三角洲北翼的徐州市、关中平原中部的西安市、炎帝故里宝鸡市、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结合处的商丘市。
由此可见,徐新高铁经过山西省太原市的情况不可能发生。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徐新高铁的徐兰客运专线段贯穿黄河上游的兰州市、黄河中游的洛阳市、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的开封市、黄河下游的郑州市。选项表述情况可能发生。A项正确。
C项:徐新高铁横跨7大省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的江苏省、中东部的河南省、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东部内陆的安徽省、内陆腹地的陕西省、黄河上游的甘肃省、西北边陲的新疆省。选项表述情况可能发生。C项正确。
D项:徐新高铁的徐兰客运专线段由徐州东站至兰州西站,全长1434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宝鸡南站以西至兰州西站)、350千米/小时(宝鸡南站以东至徐州东站)。选项表述情况可能发生。D项正确。
3.(单选)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是:
A.国家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B.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C.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D.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宪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2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7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法院上下级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检察院上下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A项正确。
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7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B项正确。
D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7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D项正确。
4.(单选)下列关于人体单纯性肥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食过多的糖类食物,会导致肥胖
B.肥胖者会因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心血管疾病
C.不吃肥肉少放油,提倡低脂膳食就能避免肥胖
D.脂肪虽供给人体能量,但摄入过多会沉积皮下引起肥胖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肥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饮食、运动、年龄等因素,所以只是不吃肥肉少放油,提倡低脂膳食并不一定能够避免肥胖。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在人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当人吃过量的糖类时,供能之后有剩余,就会转化为肝肌糖元,如果还有剩余,就会大量转化成脂肪,使人长胖。A项正确。
B项:肥胖病患者血脂增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等到血管病变加重,患者也就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问题。B项正确。
D项:脂肪是生物体的能量提供者。脂类也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油脂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和运输形式。人体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变成脂肪囤积在人体内,从而导致肥胖。D项正确。
5.(单选)下列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再适用法律规则
B.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C.法的公布与法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践中法的公布日期即法的实施日期
D.当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出现效力冲突时,一般解决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理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法的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法的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真实来源、根据和发源,是指法产生于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内容明确具体。法律原则是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内容的法律活动的指导原理和准则,内容抽象概括。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规则,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A项错误。
C项:法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布于众。法的实施是指法律生效,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法的公布与法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践中有些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公布日期即实施日期。但是有些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时间或者规定法律公布后一定期限开始生效,意味着公布日期并不是实施日期。C项错误。
D项:当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出现效力冲突时,一般解决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D项错误。
6.(单选)下列与人体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B.尿液中糖分过多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C.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器官是垂体
D.人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并不是因为瞳孔大小的调节。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黏膜吸收了。A项正确。
B项: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B项正确。
C项: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并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