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英战舰的一点研究-埃阿斯级4
盘古 舷号 1001
服役经历
784年4月 在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
784年5月1日 成为第9舰队旗舰
791年10月 第一次改装
795年2月18日 第三次迪亚马特星域会战 轻度受损
795年3月1日 成为第10舰队旗舰
796年10月12日 在亚姆立札前哨战中被击沉
796年12月1日 除籍
目前还没有关于盘古的新设定,所以这里结合旧设定和克利什纳的设定结合来分析本舰。
盘古同样是作为重火力战舰设计的,和克利什纳可以说是姐妹舰,但两舰的设计侧重点不同,盘古强化的是实弹武器,全舰加装了4具9连装导弹发射器,加上原来的2具12连装VLS,一次齐射即可射出60枚各型导弹,舰体两舷处还加装了6门轨道炮,达到了8门。轨道炮数量在埃阿斯级中也只有同样强化了实弹武器装备的佩加蒙才与之相同。

盘古的舰体结构和天线设置大致与克利什纳相同,只有舰体下侧减少了20门副炮模块。因为安装的是标准的主炮模块,所以无需加装大型蓄电器。取而代之的是实弹武器的弹药库和其他物资仓库,这也包括了额外的氘氚储存罐。同时舰桥上方的探测器列阵也做了大型化设计。庞大的补给搭载量和快速的搬运能力,使得本舰的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强。

在第三次迪亚马特星域会战中,盘古在开战不久就被击中,所幸中弹部位是物资仓库,不影响其继续作战,而会战结束后,盘古进行了半年的维修,设计师们加强了本舰的防御护盾系统,使得防御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本舰真正成为攻守兼备的优秀战舰。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卓越的持续作战能力、优秀的战舰防御能力,有勇有谋的舰队司令,这就是为什么本舰所属的第10舰队被任命为大远征先锋的原因。


然而再善战的舰队,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也是不能战斗的。在掩护友军突围时盘古舰体的导弹发射器被击中,弹药库被诱爆,最终在连锁爆炸下沉没在流肯轨道。


总的来说,盘古是诸多改型舰中较为成功的一型,通过分析实战数据,同盟军也对本舰性能非常满意,并以其为模板,设计建造了莫利亚等舰,这部分内容在分析莫利亚时会讲到。虽然各方对盘古大加赞誉,但本舰的设计思路与同盟军总的作战风格不能很好相容,加上导弹类武器固有的命中率低下和较高的被拦截率,使得以后设计建造的舰队级旗舰还是着眼于提高中远距离炮击能力。
明年银英舰队收藏系列会出盘古,到时候如果有新的设定的话,我会在这更新。


帕拉梅德斯 舷号0901
服役经历
784年6月 在海尼森第二船厂竣工
784年7月1日 成为第10舰队旗舰
793年1月 第一次改装
794年3月22日 在凡佛里特星域会战时中度受损
795年3月1日 成为第9舰队旗舰
796年10月12日 亚姆立札前哨战时受重伤
目前还没有关于帕拉梅德斯的新设定,所以这里结合旧设定和克查尔科亚特尔的设定结合来分析本舰。
帕拉梅德斯是克查尔科亚特尔的改进型,同样采用了超长倍径的中子光束炮。主要的改进有:将在克查尔科亚特尔和克利什纳分别测试的大型激光探测器和引力波雷达整合进主炮模块内,因此将主炮模块上部大型化并延伸至指挥模块。本舰的作战能力应该和克查尔科亚特尔差不多。

凡佛里特星域会战时舰体中部被激光核聚变导弹直接命中,在回母港维修期间,第10舰队参加了第六次伊谢尔伦攻略战,舰队司令亚尔·沙列姆应该是在分舰队旗舰指挥战斗的。

在亚姆立札前哨战时,第9舰队被米达麦亚舰队追上,本舰被命中7处,所幸没有一处舰体被击穿。战后随第9舰队残部回到海尼森,虽然编制上还是第9舰队旗舰,但是因为幸存的舰艇都补充到了别的舰队,所以本舰孤零零的系留在第八轨道空港等待着第9舰队重建之日。插句题外话,因为本舰也是路人舰之一,所以在以后的战斗中均未出场,不然同盟再怎么贫弱,修复一艘战舰的经费总是有的吧- -



赫克托尔OR艾普米修斯 舷号1101
服役经历
784年10月 在香普尔第一船厂竣工
784年11月1日 成为第11舰队旗舰
793年1月 第一次改装
795年2月19日 在第三次迪亚马特星域会战被击沉
795年3月1日 除籍
赫克托尔是同盟军对高速高机动型旗舰的第二次尝试,同盟军通过库·赫林的实战反馈中认识到靠削减舰体强度和武备换取高速高机动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另辟蹊径,采用加长动力引擎模块长度和加装动力输出增幅装置来增加本舰的机动性。

赫克托尔的主炮舱和指挥舱是标准的埃阿斯级外观,动力舱段比标准埃阿斯级延长了71米,使得本舰全长达到了1230米,仅次于里欧··格兰特。本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加装在动力舱两侧的长条型装置了,虽然有人认为这是辅助引擎,但考虑到同盟军的战舰主流设计是单推进器结构,所以这是某种试验型的动力输出增幅装置更让人信服。提一句,从后部看舰尾的结构和巡航舰的有些类似。本舰也应该拥有所有埃阿斯级中最高的航速。


为了加装动力输出增幅装置,本舰舍弃了舰载机机库,为了弥补由此带来的近防火力不足,设计师在舰尾增设了副炮列阵,得益于加长的动力部结构,两舷各增设了3组,使本舰的后部副炮炮座达到了70门,不过这也挤占了穿梭机机库的空间,造成了飞行甲板极端的短,解决办法是加装了助降引导臂。

赫克托尔在在790年-794年的某个时间段,成为第8舰队旗舰,并在 792年5月6日,坐镇本舰的席特列上将带领着同盟军第五次进攻伊谢尔伦要塞,可惜最后功败垂成。杨威利少校作为第8舰队司令部参谋也参加了此次作战。在第五次攻略战结束后,赫克托尔再次成为第11舰队旗舰,并改名为艾普米修斯,795年2月,第11舰队在新上任的舰队司令荷兰多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三次迪亚马特星域会战。讽刺的是,自喻为先知先觉者的荷兰多并不知道,其实他和艾普米修斯一样,是一名后知后觉者。最终荷兰多和本舰在莱因哈特舰队的主炮三连齐射下被彻底蒸发。


赫克托尔最早出自1992年剧场版黄金之翼,人物和战舰设定都是道原版的造型,而本传和其他外传的战舰设定则是加藤直之。在1999年旧设定中,赫克托尔是阿咯琉斯级的一艘,作为第11舰队旗舰在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中被击沉,在2000年的外传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旗舰名变成了艾普米修斯,按照普遍观点,2舰应该是同一艘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