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初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方法集合
做主观题时,要先阅读题干,然后阅读材料(文字+图表),读题干时,要明确考点,圈关键词,接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或答题的突破点与方向,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要注意,作答时语言要专业化,切忌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答题语言通常组成为:陈述客观地理事物 + 说明地理事物特点 + 分析与题目和材料的关系,例:(分析A地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1.该地区位于平原(客观地理事物),地形平坦开阔(地理事物特点),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与题目和材料的关系); 2.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客观地理事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理事物特点),水稻生长期水热充足(与题目和材料的关系)。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题的作答都需要包含三部分,如果不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或地形类型等,最好不要写,比如上面的例1在不确定地形类型的情况下可以只写:“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否则如果写错会扣分!
以下为主观题的常见考法和答题方向及术语,可供各位考生参考与背诵:
一、分析原因/条件:
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作答,注意看清题目要求,并非所有题都需要回答两方面的内容。
1.自然原因:
①位置:海陆位置(沿海、内陆等)、纬度(热/温/寒带)、相对位置(如东临……、西接……、南达……)
②气候:温度 + 降水: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热量充足(热带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光照时间长;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③地形: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位于山地丘陵,排水通畅;位于海拔较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光照强烈、充足
④土壤:黄土、黑土:土壤肥沃;红土:酸性土壤;沙质土:多孔隙,利于通气
⑤水源:位于河流/湖泊/绿洲附近或高山山麓,可以提供灌溉水源
⑥植被: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针叶林、硬叶林、荒漠、热带季雨林、灌草丛、水生植被等
2.人为原因:
①人口: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反之则缺乏劳动力等)
②交通:临近公路/铁路等交通线或河流/海洋等,交通便利,利于出口到外地
③科技、制造工艺
④人才:位于中大城市(如省会、首都)或靠近高等院校,人才济济
⑤历史:历史悠久,工艺成熟、经验丰富
⑥人类活动:受到以上因素综合影响
二、分析意义/影响/作用:
可以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部分作答。作答前,首先阅读题干,圈画关键词(如限定语),接着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与答题方向,然后结合模板作答。
(一)有利影响:
1.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2.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的收入,(助力脱贫);
3.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4.缩短两地通行路程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当地交通网;
5.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加快物资流通;
6.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
7.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促进区域繁荣(边疆和少数民族聚集地)
8.优化当地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缺;
9.为当地输送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能源)
10.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1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2.丰富粮食供应品种。
(二)不利影响:
1.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加剧环境恶化;
2.环境污染严重;
3.占用耕地,威胁粮食安全;
4.破坏植被,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加剧当地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
三、提建议/做法:
常见的问法有:请你为……的可持续发展(或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建议、请你为当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做法等。回答时要结合材料。
1.延长产业链,对……进行深加工,提高商品附加值;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产量;
3.打造(优质)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
4.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品种,提高……的品质;
5.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减少环境污染;
6.发展观光农业、创新销售模式等;
7.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缺水地区);
8.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配送环节;
9.向第三产业过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设备更新换代;
11.加强交流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加强产业协同;
12.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人才引进;
13.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投资吸引力。
四、对比/比较:
答题时,要先陈述两地的特点,然后再比较异同点。通常可回答为:A地……(特点),B地……(特点),A地相较于B地更加……,(所以A地……)。
五、是否赞同/可行……:
首先明确立场(同意/不同意等),然后陈述理由。(立场写了不占分,但如果不写则要倒扣2分。)
陈述理由时可以结合材料的内容,综合本文上面提供的作答条件、意义、做法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作答。

接下来,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做一做以下的练习题吧。








【答案和解析见评论区】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无论再多的答题模板也离不开基础知识,所以基础知识始终是最重要的,同时,平时在做题时,也要注意积累答题语言。

(如果对于上文的总结内容或题目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询问;如果有补充也可以在评论区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