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云监测系统的工作机制、流程和数据管理架构
离线云监测系统是利用人们熟知的稳定可靠的第三方电子邮件、FTP 服务商提供的数据永久存储服务作为中间环节,监测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监测软件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以非实时在线的方式工作的无线监测预警系统。具有数据可靠、部署快捷、操作简单、无需在线等主要优势和特点。
工作机制和流程
在正式开始使用 OCMS 无线监测系统之前,有必要对 OCMS 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有助于您更加轻松、清晰的使用本系统,当遇到意外问题时也更加容易解决。
OCMS 监测系统的工作机制十分简单:
(1)监测设备定时将监测数据发送到预定的数据服务器(邮箱地址或者 FTP 服务器)
(2)数据服务器接收到监测数据后永久保存。
(3)本监测软件定时访问数据服务器,下载、保存、分析、预警。
上述(1)、(2)和(3)均是独立的工作流程,互不影响,降低了整个监测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耦合程度,给监测系统部署和调试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例如:用户可以登录邮箱查看是否接收到了监测设备发来的数据,还可单独排查监测软件是否能够正确检测和下载。
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与监测软件平台之间使用数据服务器(邮箱地址或者 FTP 服务器)作为中间纽带,故此这部分需要我们做的工作两个,一是修改监测设备的参数使其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数据服务器,二是在监测软件中设置好从哪个数据服务器(邮箱或者 FTP 服务器)去检测数据。
监测项目结构
全自动无线监测过程中存在大量甚至是海量的监测数据,监测软件除了可以下载并保存数据外,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如何能够让用户一目了然的将数据和特定的监测项目、监测设备、传感器关联起来,或者以较为易于理解的方式为用户做出某种提示或警示。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在 OCMS 软件平台中做了如下几个强制规定。
(1)OCMS 以监测项目为基本管理单位,不同的监测项目用项目名称来区分。
(2)每个监测项目中可以包含有若干台监测设备,每台监测设备均具有唯一 ID 编码。
(3)每台监测设备均为多通道,故此每台监测设备又包含若干个通道,每个通道用通道名称和通道所使用的通道号码来区分。
(4)每个通道可以连接一个传感器(最多 32),在工程监测项目中,每个传感器也会称做测点,即:通道、传感器、测点在本监测系统中是相同的概念。
监测项目部署过程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为了创建一个新的监测项目,我们的工作流程如下:
(1)新建一个监测项目。
(2)根据实际使用的监测设备数量,在此监测项目中新建若干台属于它的监测设备。
(3)根据每台监测设备上实际连接的传感器数量和通道号,为每台监测设备新建若干个通道(传感器或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