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教育真的不简单:活到老,学到老
很多家长可能早已忘记了,自己当年是怎么从小孩变成大人的,也不记得青春期的那些迷茫了。但我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最大的感悟就是,孩子从不会像家长期望的那般成长。
虽然我蝉联学霸多年,但也有许多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茫然。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其实并不喜欢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因为我的家境不好,穿得比较寒酸,以致于我十分敏感内向。
幸亏我生活在四线小乡镇,周围的同学们也差不多,少有富家子弟。换成在深圳的话,就算成绩再好,可能我也会被物质上的缺失打垮。我是直到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感受到物质条件的重要。
我不能再无忧无虑地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无时不刻的物质条件和外在形象的冲击,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焦虑。一个宿舍,就我没有电脑,直到大二下学期,我才买了电脑。我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玩游戏,就是QQ游戏,差点挂了一科数学。
这期间,我感到特别拧巴。我在图书馆借了很多自我激励的书,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福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的传记,塞缪尔·约翰逊的格言集,等等,慢慢才从自怨自艾、堕落的困境中跳出来了。
我决定开始跑步,先从外在形象改变自己,我整整跑了一年,整个人的体魄都强健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自我管理、毅力和执行能力。
我从一个弱鸡,变成了脱衣有肉、穿衣显瘦的肌肉男。这段经历,我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我爸没有想过,我今天会是这样。他原先预想的,就只是我大学毕业,找个稳定的工作。所以当年我辞职离开广州国企的时候,他极力反对。他不知道我在读大学的几年间,成长了多少。我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实现。
这是后话了。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对相貌的意识萌发,为自己鼻子上的那颗小痣而烦恼。就因为同学说了一句,“黑痣婆”,他让我去点掉。
我之前从未觉得这颗痣是有问题的,大人们都说这是好痣,我还有点庆幸自己是“天选之子”。但我就因为这句话,认知彻底改变了。我对着镜子,看着这颗痣,越看越觉得丑。我竟开始抠它,扣得鼻子都是血,它变小了。但是,很快,它又长出来了,长得更大。
其实我小时候长得还算可爱的啊,学习又好,但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碰到女孩子,都要故意扭过头去,不能让人家看到我那颗丑陋的痣。头也越来越低,驼背越来越严重。
家人不肯带我去点,我就自己反复地抠,一直抠到高中,才终于放弃了。我这辈子,就只能当个“黑痣婆”了。再加上开始长高,脸上冒青春痘,我连镜子都不敢照了。我不敢面对自己,照镜子就像是看照妖镜一样。
直到上大学、工作以后,我才慢慢释然了,不在乎这颗痣了,敢于直面它了。毕竟我身高177还可以,身材又不错,瑕不掩瑜,就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后面这颗痣,我爸的朋友又说不好,就点掉了。
很幼稚,对吧?
我讲这个经历,就是想提醒诸位家长,小孩和大人的想法完全是两码事。大人觉得重要的事情,小孩可能满不在乎;而小孩特别重视的事情,在大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或者说,大家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可能有天渊之别。
不要以为什么所谓的陪伴就能搞定青春期教育,这段期间发生的事情,经常会超出家长的想象。我爸妈都不知道我以前逃过课、抽过烟,在网吧玩游戏。在一群青少年中间,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的小孩,就更是难以预料了,不可掉以轻心。
还有一件事,是令我感到特别难堪的,到现在都还记得。
当时我去市区读高中,一个亲戚带我去了另一个亲戚家,有个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但比我小一级。见到我那副寒酸样后,我穿着很旧、很土的衣服,还穿的拖鞋,脚很黑。亲戚就说孩子有衣服和鞋子,不穿的,要给我。
我顿时觉得十分羞愧,拒绝再三,拼命说不用,但还是没能说过大人们,只要委屈地收下。我知道亲戚没有看不起我的意思,但是我的自尊心在那一刻,荡然无存。
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应该都是敏感的、多疑的,但大人往往比较迟钝麻木,不懂察言观色,自以为是,觉得是为小孩好,就自作主张了。如果没能顾及小孩的情绪,就算表面上是帮助了,但实质上是对小孩的伤害。
我有一个同学情商就特别高,他看我没电脑用,就主动说“我回家不在的时候,帮我开开电脑,怕它出毛病了”。他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从不显摆,非常低调,宿舍干嘛都是AA的。
我们宿舍要合买洗衣机,我为了省那几十块,就没凑。我也就从来不用这个洗衣机,哪怕就我一个人在宿舍,都不用。除了洗被子的时候,征求舍友的同意,才用的几次。他们很尊重我,不因为我寒酸而看不起我。
遇到他们,是我这辈子的幸运。换成其它人,可能我就未必是今天这样了。
但是,中小学的孩子基本上不太可能有这个为人处事的水平,特别是富人家庭聚集的私立学校,攀比风气相当严重。
如果家庭条件很差,却又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不顾一切挤进私立学校,进去了最顶尖的名校,那么压力也是巨大的。更别说,还是街知巷闻的网红。在学校里不用多,就有几个人跑面前酸几句,那种伤害都是无比巨大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当年中考结束,也有机会去东莞一个私立学校上高中,学杂费全免的。我亲戚的三个小孩都在那里上学,亲戚推荐我去面试的。还是我爸英明,说虽然免学费,但是伙食费也不少,而且家庭条件和人不一样,不适合。
我才去了我们市区读的高中,本来也可以不用去市区的。就因为我爸和镇里高中的校长有过节,怕我成绩太好,被知道后针对,就把压力往自己身上再扛一点了,咬牙送我去市区读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我爸是当之无愧的。
反观现在许多家长,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一些虚幻的目标或者梦想,逼迫孩子走在不情愿的道路上。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育,一定是顺其自然,尊重基本规律,才能有好结果。谁的人生,都不可能被父母规划好的。
如果想要一个厉害的孩子,那么家长就要先做一个厉害的人。
所谓望子成龙,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不要将自己的梦想,建筑在孩子的未来身上。现在家长大多数也是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有大把发展空间。有那心力去折腾孩子,倒不如好好折腾自己。
我爸都六十多了,还是停不下来奋斗的人。前几年开始学写毛笔字,和朋友学习玄学。
所以,虎父无犬子,我爸这么厉害,我怎么可能会怂呢。我弟也是不赖的,大专学汽车,然后自考专升本(也是中大),后面辞职学编程,顺利转型软件工程师了。
活到老,学到老。
修身,然后才能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