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大学全奖背后:托福劣势,GRE没有

• 最终去向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QS世界排名第11位) CS PhD全奖
• 申请时背景
GPA 3.5
GRE 未提交
TOEFL 96
科研 三段科研经历,一篇论文在投
录取:NUS CS PhD,USC CS MS(AI track)
【为什么出国读博?】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身边不少同学选择了出国读书,就萌生了出国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出国,这个执念一直留了下来。大二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发现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计算机水平很高,同等条件下能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再加上父母的支持,我选择了出国读博这条路。
我对科研的兴趣始于高中时对更高深知识的好奇,那时对量子力学,人工智能有着莫名的向往。之后了解到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现出的巨大能量,比如可以用脑波控制的智能假肢、支付宝的刷脸付款技术,让我对其中的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一时主动加入实验室,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做了一些小型项目,让我感觉做项目做研究比上课刷题有意思多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做项目和做科研带来的快乐,也确定了自己未来读博士的想法。
【申请硬件GPA>】
GPA是一个出国申请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常无法平衡好学习,科研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导致成绩不理想,GPA勉强可以看,但是排名惨不忍睹。在这里希望大家安排好时间,做科研的必要条件是稳住GPA。
我申请季前没有考出托福,申请季变得很狼狈,一边考托福,一边准备申请材料,一边将暑研的工作收尾。理想中的齐头并进没有发生,反倒是托福没上百、材料有错误、论文被拒稿。在这种情况下,更没有时间考GRE了,最终申请时没有提交GRE(非常不推荐,除非其他方面都有信心比别人高很多,我最终的连环拒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
可能大家也看出来了,我的时间管理一团糟,后来我分析主要是我过于关注申请学校的要求,没有把重心放在提高自身水平上,反而在四处搜寻“捷径”,以最短时间满足申请的最低要求。这也导致了申请连环拒(托福没上百,没提交GRE是硬伤)。这种心态在临时准备一些不重要的考试还勉强可用,但是对于准备靠科研吃饭的研究生申请者来说,应该清楚自己的未来是和自身科研水平绑定的,具体GPA多高,托福多少分以及有几篇论文,只是科研水平的具象化,切不可本末倒置。
【科研经历】
我的优势可能是在于科研经历比较丰富,分别在北大、旷视、JHU做过科研。并且都有比较扎实的科研内容,比较遗憾的是申请时我只有在投的论文。其实我之前完全没有申请实验室或者公司实习生的意识,是在世毕盟mentor(MIT CS博士)和培训师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努力,才争取到了这些机会。教授希望博士生有一些科研训练,最好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我最后能拿到NUS教授的offer,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和教授的研究方向一致,有过这方面的科研经历,面试时教授对我的科研经历很感兴趣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世毕盟的指导】
我的英语写作水平不高,从最开始的简历,套磁信,到申请时的PS,我先按照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分享的模板和世毕盟的申请培训指导课程将我的经历写上去,再和mentor及培训师一起讨论,反复修改,最终拿到了满意的文书。
其实在修改文书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准备面试的过程,我在世毕盟的mentor问的一些问题很可能也是面试官想问的,如果不对自己的文书非常熟悉,还是很容易忘记一些关键点。一些很久之前的实习或者项目经历,没有提前组织语言,很可能说的没有逻辑或是混淆了一些方法,这对面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选择世毕盟】
我在选择世毕盟之前,了解了好几家机构,最后是一个学姐推荐给我世毕盟,感觉很不错。
实际上买留学服务主要是在买信息,世毕盟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很多学长学姐的讲座,一个从头跟到尾帮助你选择提升放心的优秀mentor,以及规划前进路线并在关键时刻提醒你的培训师,构成了世毕盟的信息网络。无论是最初进入北大教授实验室继续科研训练,还是选择去独角兽公司实习,亦或是拿到美国教授的暑研录取及推荐信,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和培训师都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
最后在此感谢一路走来的mentor和培训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家人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