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事内传·孟春纪】武王白鱼:渡黄河白鱼赐天命 聚诸侯孟津观雄兵

山话嵓语
今天才无意中发现,本节视频的笔记文案竟然忘传了,我起初还以为是小破站出罢搁,将笔记误删了,后来好一阵回忆,才想起来,好像我当时真得没有上传。
主要是这几天过得太患得患失了,大家一直关注解封的消息,群里时有好消息,时有坏消息,使我的心情一直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中。竟然忘了上传文案笔记。于是今天中午赶紧补上。
这一节是关于黄河白鱼的历史演义。黄河白鱼典出正史,不过由于其是周武王时期的事件,乃是共和之前的事情,因此我将其编入内传,暂不入正传。这个经典事件是后世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例如动画片《哪吒传奇》中武王过黄河时遇到的美人白鱼,就是以黄河白鱼为故事原型的。

于皇武王,天命是钟。七德既曜,莫不率从。奄清宇宙,荡商之踪。
——晋代挚虞《史赞·周武王赞》
1、绪论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业余阿卜祝山嵓。上一篇外传中,我给大家讲了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女一号龙女公主的传说原型。临结尾时,我曾告诉大家,哪吒传奇中还有一位人鱼公主,其也是有原型的,并且这位公主的原型还是出自我们的正史。而在正史中,这个小白鱼,也确如动画片中那样,为武王起兵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不过过程与结局可就没有动画中描写的那么美好了!本节我就讲一下这位人鱼公主的原型故事。
2、武王兴兵
此事还要从周文王去世后的第九年开始说起。话说自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就一直积极备战,以待时机成熟后,可以发兵灭商,夺取天下。到第九年时,武王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无法确认,就是自己的这些盟国究竟有多少是真心支持自己的?万一将来开战时,自己兴冲冲的带兵跑到商国,但到朝歌一看,自己的盟友一个也没来,那不就尴尬了。于是武王为了摸摸底,就决定进行一次全真演习。
随后,武王传檄诸侯出兵,约定于黄河古渡口孟津集结以共襄盛举。待周军准备妥当后,武王亲自率兵前往孟津。发兵时,武王先到毕地祭祀天地先祖,并请出君父文王之牌位,供于中军,以车乘载,随军东征。
3、黄河白鱼
等大军行至黄河岸边时,武王下令征调船只,舟渡黄河。而因黄河水宽浪急,渡河时,稍有滞缓,就可能遇到危险,因此必须快速通过,以防夜长梦多。于是太公姜子牙毫不留情的向全军下达严令:“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集合好你们的军队,提供给你们这船只,凡是渡河迟到者,一律斩首。
众将得令,不敢怠慢,立刻率军登船,紧随武王,浩浩荡荡的向对岸驶去。行至河中流时,忽有白鱼跃出水面,正落于武王舟上。武王变色,不知吉凶,忙问于姜尚。太公大喜,言道:“大吉之兆!鱼者,鳞甲之物,兵象也;白者,殷之正色,汤命也!白鱼登舟,赐命于王。正应大王当继汤而得殷商之众也!若此兆无误,今殷商之诸侯兵众必将集于孟津之会以从大王!”
武王大喜,立刻俯身拾起,于舟中献祭白鱼,祷祝天地。发兵之前,众人对于伐商还尚有疑虑,而如今得知白鱼入舟,天命在己,立刻士气大振。之后大军一帆风顺,全数按时渡过黄河。待全军到达孟津后,武王下令安营扎寨,等候诸侯盟军前来汇合。
4、孟津赤乌
初时,竟无一诸侯前来,众将心中略有忐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仍迟迟未见盟军踪迹,此时人心逐渐开始焦躁,正当众军不安之时,忽有流火,骤落于武王营帐之顶,又立时化为三足赤乌,冲天而起,鸣啸而去。其色赤耀天地,其声扬彻云霄。
武王大惊,忙问吉凶。太公大笑曰:“恭喜大王,天命归周,再无可疑。大王中流击水时,有白鱼入王舟,白者,殷之正色,舟者,周也。白鱼入舟,此汤命归周之兆也!而此时火乌出王屋,乌色火赤,乌鸣穿云。赤者,周之正色;鸣者,命也!昔先君闻岐山凤鸣,入获赤雀丹书,方得赤火天命!今大王坐镇孟津,天火伏王屋化乌而鸣,此先君得天命而传大王也!大王先得商汤之命,又继先君天命,至此天命尽归周矣!若此兆不差,很快诸侯就将齐聚孟津以盟大王!”
众人闻后惊疑不定,正待细问。突闻有众多马嘶车辚之声不断从远处传来,此时探马纷纷回报,是各诸侯率军前来赴盟,略一统计,足有八百诸侯,且这八百诸侯竟不期而至,几乎同时抵达孟津会场。
5、孟津观兵
武王长长的出了口气,遂立刻起身,带兵出辕,迎接诸侯。之后,武王与诸侯相见,于孟津观兵,检阅大军。武王见联军武备齐整,士气振奋,甚是欣喜。而诸侯听闻武王中流击水时,获白鱼得汤命,坐镇孟津时,又遇赤乌继文命。皆惊喜不已,遂同辞劝进武王曰:“纣可伐矣!”
但武王却平静的说道,吾获白鱼献祭天地时,得晓天命,此时商命尚存一息。时机未到,不可轻伐!还望诸位班师暂息,共待天时!
诸侯得令,尊奉武王之命,于观兵结束后,纷纷辞别武王,班师回国。之后,武王率军返周,继续经国、整饬军备、待时而动。
6、武王伐纣
又过两年,纣王愈发无道,杀比干,囚箕子,自断双臂。后商朝太师、少师共同投奔于周。武王闻询,知时机已到,于是再次传檄诸侯,天命已至,同伐商纣。诸侯得令,遂与武王再会于孟津,之后诸侯同心,万民同力。联军大破商军,一举灭纣。至此武王定鼎,天下归周!
7、故事复盘
白鱼登舟这件事,在正史中被记载于《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与动画片一样,在历史中,黄河白鱼落入武王所乘之舟中,为武王伐纣提供了重要帮助。但过程与结局却与动画片完全不同:
在动画中,武王放生了白鱼,而白鱼为报恩,化身美人鱼援救武王,并助其渡河伐商。临走前,小白鱼亲吻武王,以表达爱意,待送上祝福后,便目送武王率军离去,之后二人相忘于江湖,再未相见!
而在历史上,则是武王俯身拾取白鱼,然后将白鱼献祭于天地,获取天命,聚拢人望,从而安定大军军心,坚定诸侯信心,最终成功灭商,定鼎天下。
《哪吒传奇》给这条留名青史的小白鱼安排上了一个美好的动画形象以及一段美妙的传奇故事。比起历史上武王获白鱼,孟津观雄兵的千古壮举。其实我更喜欢动画片中的这段白鱼倾心,相忘江湖的美丽童话。
8、后记
好了,黄河白鱼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了,武王伐纣的故事就暂时先更这一篇,之后就该回到正传故事的更新上了。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宣王中兴的故事。
之所以这几期没有更新正传,是因为十一放假结束后,由于疫情原因,我所在小区开始实行七天静态管理。而整理正传内容需要去图书馆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因此只能暂停正册更新。而看如今情形,应该是快要解封了,下一期应该就可以继续正传了!
小伙伴们,那我们就下节再见!
9、附录
(1)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武王起兵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shào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逖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2)《太平御览》文摘
《尚书中候》曰:太子发以纣存,三仁附,(三仁,箕子、比干、微子也。)即位不称王,渡于盟津,中流受文命,待天谋。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尺,赤文,有字题目下,名授右。(右,助也。天告以伐纣之意,是其助也。)有火自天出于王屋,流为赤乌五至,以谷俱来。(流,行也。五至犹五来。)赤乌成文,雀书之福。(文王得赤雀丹书,今武王致赤乌,俱应周尚赤,故言成文也。)
《尚书大传》曰:惟四月,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盟津之上,乃告于司马、司徒、司空诸节:“亢才!予无知,以先祖先父之有德之臣,左右小子,予受先公,戮力赏罚,以定厥功,明于先祖之遗。”(郑玄注曰:四月者,周四月也。发,周武王也。卒父业故称太子。)太子发升于舟,中流,白鱼入于舟,王跪取出俟以燎,群公咸曰休哉。
《六韬》曰:武王伐纣,诸侯已至,未知士民何如。太公曰:“天道无亲,今海内陆沉於殷久矣,百姓可与乐成,难与虑始。”伯夷、叔齐曰:“杀一人而有天下,圣人不为。”太公曰:“师渡孟津,六马仰流,赤乌降,白鱼外入,此岂非天非命也?师到每(音牧)野,天暴风电,前後不相见,车盖发越,辕衡摧折,旌旄三折,旗帜飞扬者精锐感天也。雨以洗吾兵,雷电应天也。”
《汉书》曰:董仲舒对策曰:“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致乱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音由)者非其道也。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宣王,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上天佑之,为生货佐,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理乱兴废在于己,非天降命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而为乌。皆积善累德之效也。及后世,淫逸不能统理群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焉。此灾异所缘起也。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惟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惟冶者之所铸。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也。”
(3)今本竹书纪年·周武王
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阨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荐覆之;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异相。长为尧稷官,有功于民。后稷之孙曰公刘,有德,诸侯皆以天子之礼待之。初,黄帝之世谶言曰:‘西北为王,期在甲子,昌制命,发行诛,旦行道。’及公刘之后,十三世而生季历。季历之十年,飞龙盈于殷之牧野,此盖圣人在下位将起之符也。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昌为西伯,作邑于丰。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率群臣,与发并拜吉梦。 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置于昌户。昌拜稽首受,其文要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王。’将畋,史编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太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类此。’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洛钤报在齐。”’尚出游,见赤人自洛出,授尚书:‘命曰吕,佐昌者子。’文王梦日月着其身,又鸑鷟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只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骈齿望羊。将伐纣,至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咸曰:‘纣可伐矣。’武王不从。及纣杀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纣。渡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纣可伐。王写以世字,鱼文消。燔鱼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乌衔谷焉。谷者,纪后稷之德;火者,燔鱼以告天,天火流下,应以吉也。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乃封吕尚于齐。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室。既有天下,遂都于镐。
(4)演义小说文摘
王驾行至中流,忽有白鱼,身长八尺,跃入武王舟中。子牙曰:“此吉兆也!”即令取之。驾登东岸,屯营下寨。是夜又有火光一派,自上而下流行,而伏于武王之屋,顷刻又化为鸟,其声扬,其色赤,各寨俱各看见。次日,子牙向武王道贺!武王问:“主何吉凶?”子牙曰:“白者商家正色,舟者国家,白鱼入于王舟,此天命归周之兆。火赤色,乃周家正色。火鸟伏于王屋,亦周室当兴之兆。是以进贺!”武王大悦!
——明代余邵鱼《春秋列国传》第八回、姜子牙收服洛阳 孟津河白鱼入舟
子牙人马来至黄河,左右报知中军。子牙吩附:“借办民舟。”每只俱有工食银五钱,并不白用民船一只,万民乐业,无不欢呼感德,真所谓时雨之师。子牙传令:“另备龙舟一只,装载武王。”子牙与武王驾坐中舱,左右鼓棹,向中流进发。只听得黄河内波浪滔天,风声大作,把武王龙舟推在浪里颠簸。武王曰:“相父,此舟为何这等掀播?”子牙曰:“黄河水急,平昔浪发,也是不小的;况今日有风,又是龙舟,故此颠簸。”武王推开舱门:“俟孤看一看,何如?”子牙同武王推舱一看,好大浪:
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
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
千层凶浪滚,万叠峻波颠。
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
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武王一见黄河白浪滔天,一望无际,惊得面如土色。那龙舟只在浪里或上或下。忽然有一漩涡,水势分开,一声响亮,有一尾白鱼跳在船舱里来,就把武王吓了一跳。那鱼在舟中,左迸右跳,跳有四五尺高。
武王问子牙曰:“此鱼入舟,主何吉凶?”子牙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入王舟者,主纣王该灭,周室当兴,正应大王继汤而有天下也。”子牙传令:“命庖人将此鱼烹来,与大王享之。”武王曰:“不可。”仍命掷之河中。子牙曰:“既入王舟,岂可舍此?正谓‘天赐不取,反受其咎’,理宜食之,不可轻弃。”左右领子牙令,速命庖人烹来。不一时献上,子牙命赐诸将。少顷,风恬浪静,龙舟已渡黄河。
——《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武王白鱼跃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