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一飒,大写的教师
上个周末重温完。能够吸引我第二次点开的电视剧,对我而言必然有着许多优点。同时我发现,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上升得更高,成为众山之山(仅属于个人吹爆)。
.
《三年A班》是一部青春群像剧,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男教师佟一飒,精心布局,在某个班的学生临近毕业之际,通过布置遥控炸弹,把他们困在教室里,直到解开他提出的谜题,才能恢复自由。
.
剧名中的“人质”,就是这个含义。在突如其来的困境中,在警察等外部力量不能解救的情况下,学生们能指望的不是赎金,他们所需要的,恰恰是学会思考。
.
这个谜题,围绕的是班里优异的游泳特长生澪奈为什么会自杀,而分解成每日的课题。在佟一飒制定的规则里,学生们必须在每晚8点回答正确答案,如果答案不对,就要遭受惩罚,这个惩罚是性命攸关的,随机选一个学生杀死或者引爆炸弹。
.
学生们的反应,有的歇斯底里,有的不敢置信,有的发怒,有的被吓到哭泣,而无论表现出怎样的反抗或祈求,全都无效。眼前这个平时逆来顺受的绵羊帅哥老师,突然变成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疯子,他竟然能做到这么暴力,他竟然真的能殴打学生。学生们终于意识到,他启动的爆炸是货真价实的,他们生命面临的威胁并不是愚人节的恶作剧。
.
佟一飒跟每个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峙和交锋,反转之后的反转,学生在佟一飒的引导下所发生的由里至外的改变,使这个故事看点十足,但它并非时刻紧绷,也会穿插一些笑点和讽刺,使得整体有笑有泪,有感动有揪心。
.
佟一飒化身“绑匪”的目的和用心,随着一个个悬念解开而明了。他震惊于学生们的麻木不仁和逃避,他批判缺乏独立思考、只会见风使舵的愚昧,他怒斥“意识不到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丑恶。
.
在学生们被“绑票”的这十天之中,佟一飒把每天课题的结果发布到网上,比如某个学生因为回答错误而被杀害,吸引了大量网民关注,有人谴责,有人看热闹,有人嘲讽,有人煽风点火,众生之相,透过这一个个无实名的发言而得以窥见。
.
为什么他要把整个网络拉进来?因为跟澪奈的死因有关。博取网络关注是他实现目的的一个手段,他要教育的,或者说是对话的,并不仅仅是他的学生。在事件接近终了之际,他通过直播,对那些被他亲手制造这一系列事件吸引到的看客们、在网上肆意攻击他人的网民们,想唤醒他们被埋藏了的良知,想扭转网络上这股污浊的风气。他站在天台上一声声的控诉,声泪俱下,控诉网暴对善良的人们的伤害,这个故事的立意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个人的力量何其有限,他个人的意志何其坚决。联系到现实,网暴仍然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杀手,一个个受害者因为它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施害者继续狩猎下一个目标。对此,我要引用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要用沾满恶意的利刃,去伤害纯洁的弱者。”
.
2019年播出的电视剧,它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直到如今,依然受用无穷。
.
另外,不得不感叹菅田将晖的演技之精湛,他驾驭和支撑住了一个看似疯癫实则善良正义的角色,一个通过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们的觉悟的教师,这个荧幕形象,我愿称之为“大写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