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槲光杂谈(9):在一列火车上看到真正的脊梁

2023-02-25 19:32 作者:槲光啊  | 我要投稿

从绍兴回杭州,心血来潮选了国铁而不是地铁,碰巧坐上了一班郑局运营的,开往郑州的列车T326次,于是在这个人均加密通话的江南,我恍惚之间有了回河南的错觉。 车上人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南方打工的河南人,因为各种原因要回河南去,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一去不返了,总之是为了剩下一夜的卧铺钱,带着大包小包就来到了硬座车厢。上车的时候,我前面一个大叔要去郑州,用铁架车拉着一大麻袋的东西,麻袋比车门都宽,挤进车里费了很大的力气,上车后发现车门口的车厢连接处堆满了这样的麻袋;在这样一列在南方开行的列车上,弥漫着高声讲电话的河南人的声音,他们说的无非家里怎么样了,自己马上就要到了,让在家里等着他们的亲人不要着急而已。 列车员也都是河南人,三四十岁的河南大叔,肤色发黑,瘦瘦高高,脸上一层汗。最有趣的是马上要到杭州的时候,一个二十来岁的列车员,开始在车厢里推销蓝莓干。其实他知道根本不会有人看他一眼或者买一包,但他仍然卖力的推销着。这其实是郑局的一大特色:因为郑州铁路局在多年以前的一次调整中,失去了大半个河南省的铁路主管权,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连本省都管不全的铁路局,因而郑局也一直以来亏损严重,无异于中国最穷铁路局的称号。火车不能随意更改票据价,他们只能用这种方法赚钱。 这趟列车再次让我认识到了“河南人”这个群体。他们大多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计远赴全国各地打工赚钱,可以为了一二百块钱放弃一张卧铺票而选择在狭小的硬座上过夜,把这一二百块留给自己的家里人让他们过得能哪怕好那么一点点。就连铁路都在欺负着他们,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仍然卖力的工作着,哪怕只有一点点薄薄的薪水,也要拼尽全力地去争取去获得。 前段时间我很想说“我讨厌河南人”,因为当时我坐公交车路过商贸城,一条窄窄的小巷子,两旁都是占道装卸货物的轻皮卡车,还有人拉着平板车就在马路中间走,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河南人。但是后来我想了想,为什么他们都是河南人?为什么别人不干这些工作而通通丢给河南人?又为什么河南人总是会背负上“没素质”的骂名呢? 说到底,如果不是只能干这些,谁会乐意做这个啊?河南是中国高考第一难的省份,125万考生没有985,只有一所211,复读率40%以上,更多的孩子,勤勤恳恳18年,仍然只能沦落到一个上技校、进厂打工的命运。不会真的有人相信,素质这个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吧?事实上,“素质”与受教育水平呈现出来了极其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那么试问,哪一个河南人,又不希望提高自己的“素质”,甩开“没素质”的骂名呢?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份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河南人的存在,他们散落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往往,都被我们忽视了,因为他们总是在最底层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付出,从不声张。这就是河南人,一群来自中华民族发源地的人,一群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人,他们有所有中国人共有的品质:善良、质朴、热爱生活,他们最配得上“中国人的脊梁”的称号。 所以,请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河南人。况且,一个来自河南的打工仔,说不定他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就比留洋归来博士毕业的你要高。

槲光杂谈(9):在一列火车上看到真正的脊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