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苜语纷纷]关于王耀的一些暴论

2023-01-31 15:59 作者:苜月_拖更中  | 我要投稿

观前说明:[苜语纷纷]系列都是这个屑在瞎几把扯,所发表的观点不求任何人认同,解释权也归苜月所有。初稿是我在水群时的即兴演讲,说白了就是想到哪说到哪,所以难免会有逻辑混乱,望君海涵。发言极度不专业且主观意识严重,只为博君一笑,如有感到被冒犯,私信或是评论区阁下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吧。 这篇即兴演讲的前提是几人在讨论朝代设,于是苜月发表了如下的言论: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时代的同一角色的确是个很好的创作点。但问题就在于黑塔和CH的不同性——众所周知CH是政权拟人,一个时代所代表的那个角色,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同崭新的白纸般等人挥墨。就算白纸上已经画满了,也不会对其他白纸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嗯我暂且称之为时代文吧,这些时代文基本上就是专注于描绘这个时代的这一角色,没有承前也没有启后。

但黑塔不一样,它自始至终都是那一张纸。所以有资格被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黑塔同人”的文章,就算写的那个时代是本家所未提及的,至少也应该解释一下这个角色为何会转变成之后本家设里现代的他们吧?比如说我要写宋耀,那么他的性格有多少是从唐朝五代十国传承下来的?又有多少是历经千年保留至今的?如果只是单纯作为宋朝的象征而活着,那他为什么是王耀?只单单凭借这个身份吗?

如今网络上的时代文,更多的作者似乎是通过那个政权在当时做出了什么行为来反推化身当时的性格,而不是从性格去决定角色的所作所为。在CH里,由于没有本家设,自然最好的依据就是历史,或者说这些政权角色的性格是如实反应了当权者的性格。

而黑塔呢?还是拿弗朗西斯举例,他不是查理七世,他不是拿破仑,他不是贝当,他也不是戴高乐,他只是弗朗西斯波诺弗瓦自己。历史由胜者书写,史官眼里的当权者是什么样,人们所认知的当权者就是什么样。但是,化身不一样呀。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千年岁月悠悠过,人都会变,但他们会变得太离谱吗?彻底的转变也不是没有,但至少,也得给出说明吧?

我之前翻到一个王耀和兔子的手书,当我见到有一幕是王耀站在赤壁上借东风时,我退出了视频。王耀,凭什么会支持蜀国?黑塔涉及深层次史料就会有这个避无可避的问题:对于内战,化身又能做些什么?仔细找的话,本家只给出了“化身身体会变得虚弱一团乱麻”的设定,约等于什么都没说。

除了本家,没人能轻易定论角色就应该是什么样,我接下来所说的不过也是“是你懂岩王爷还是我懂岩王爷”的笑话。嘛,但是我还是有很大的倾诉欲望的,两位当我放屁就好,请合理使用屏蔽功能喔

对于古人而言,不老不死的人可以直接被当做神仙了。王耀便是这样一个长生种,身份又是华夏文明的代言人,于情于理都是能被当做神的存在。那么在宗教色彩浓厚的封建时代,王耀不可能不被神化,甚至于诸侯之内有传言,得王耀者得天下。 古代背景的网文中常有一个设定,“传国玉玺”。传说它是天地初开之时混沌灵气所孕育而生,得此物者可号令天下。说白了,王耀就是一个大号的有着自己思想的玉玺(甚至于连出生原因都对得上),按照网文的套路,这个东西肯定会遗失很久,最终被主角拿到,主角当然就是天命之子当皇帝的。那么类比到王耀,也不难推出他在乱世的去处了——隐居。乱世隐于野,盛世出面辅佐帝王,倒也跟黑塔本番的设定对应上个七七八八。(不过这个乱世的定义也得过几分揣测,像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怎么可能放过活生生的仙人王耀) 所以,经过百家争鸣的那个年代后,王耀不可能信奉儒教,儒家的思想是不允许他埋没自己的才华的(治世之才什么的说不准,至少我觉得他是有潜龙之能的)。道教,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隐居的王耀最可能的选择。而且他是什么身份?伏羲与女娲的孩子,三皇五帝时代是他的童年。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或许从他的童年时代就有所悟了。假设这个猜想成立的话,那么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隐居的王耀应该不会与玄学没有关系。鉴于他在现代仍留存的一股逍遥劲儿,我流私设中王耀曾与竹林七贤痛酒狂歌过。 时不逢我,该当奈何!

当然,长醉终复醒,后面的五胡乱华时期就是比较黑暗的时代了。借由本家设里辽金与王耀并不是同一人可以推出,匈/奴鲜/卑另有其人(啊对了本家初设里匈/奴是洪姐的爷爷?来着)。那么,是发生了什么,才能让最终王耀活下来并且开始向大一统文化转变呢?(鲜/卑当时肯定是跟在拓跋珪旁边的,作为自家的正统政权,他没理由不辅佐) 我对此有两个推测,一是当时王耀跑出来见了孝文帝,然后拓跋宏觉得王耀更有用就把他留了下来。虽然不符合得王耀者得中原的设定,但是解释为王耀确保自己能活下来之后就跑了也不是不行。鲜/卑啥时候没的,或许是杨坚改北周为隋吧,然后隋灭南陈,王耀就自个出来了。另一种解释是王耀一直隐居,等到唐建立才跑出来(隋朝也不稳定嘛,你让他帮谁)。 如果想要进一步丰满王耀的人物性格,用前者肯定更靠谱,不是九漏鱼的都知道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有多么重要,不是这一出,现在就没有所谓的中华了。王耀作为华夏文明的化身进来掺一脚,合理的不能再合理,而且王耀跑路的理由也很容易想,北魏重佛教,与他自身的信仰冲突了他当然得润。甚至这一润还能给武后称帝举国兴佛时王耀啥都没干圆上——两百年了王耀也想通了。 至于太平年间,王耀是朝中重臣什么的猜测,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朝堂之上两派纷争,他偏向哪一方都是有失公允,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说话。王耀不是圣人,他也无法断定哪一种方法会让这个国家更好。当朝皇帝不听他的劝谏不提;假设王耀有决定权,他的决策让局势变坏了,从现代他依旧会偶尔反省的反应来看,当时的他不可能不愧疚吧?王耀是长生种,当这样的事情重复了一百次之后,他还会毫无芥蒂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吗?所以让化身成为象征国家安定的吉祥物,是时代的必然性。王耀这样,其他化身应该也差不多。 但毕竟本家设里王耀也有一票东亚的弟弟妹妹,那么圆成“王耀只在外交方面有话语权”似乎也不是不行,去属国转转或者打打仗,比就呆在京城好多了。但前期他终究还是以君为天的,皇上不允许的事他肯定也不会强求。对,我说的就是宋耀,幽燕十六州我一个今人读的都憋屈,我不信少主当年是甘心拱手相让的。 长久的沉默后,必定是爆发。旧党新党被迫害了一批又一批,最终朝堂上只剩下一群阿谀奉承的变色龙。王耀信道,但在徽钦二帝重宗郭京这种只靠装神弄鬼的道士时,他还能坚信下去吗? 个人私设里有个片段:赵构迁都安于南方后,只指示王耀前去平定内乱对收复失地是只字不提。于是王耀愤而离京,违抗圣命自北上抗金,结果朝廷一反之前对他身为神的尊敬,撤了他的官职污蔑他是“反贼”,甚至泼脏水说他是个千年恶鬼专残害人命。可事实呢?卑劣者只会待在南方,北边的战场佞臣昏君们是万万不敢踏上一步的。王耀不管世人如何作想,此时什么都不重要了,忠臣虽死,英雄的夙愿不该被任何一个人忘记! 论是非,青史已成灰。官匪?神鬼?功罪?错对?银枪闪寒芒,未曾一退!

但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崖山之后无中华,王耀会怎么想呢?对于他而言,这甚至比五胡乱华那时候更加严重,至少当时他还能逃去南边,但整个疆域都成了蒙/古的领土时,他该往何处去呢?按照宋耀抗金的所作所为,这次他不会选择隐居了,必将奋战至最后一刻。但也正如千年之前的拓跋宏,忽必烈给了他活下去的机会。汉人虽低等,但火种仍未熄灭。按照本家设,化身应该自杀不了,活着,但低等。所以元朝应当是王耀心智再一次发生重大改变的时代,即使是卑微地活着,即使是被人唾弃地活着,只要活下去就有存在着的意义。事实证明他赌对了,蒙/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王耀被朱元璋所救,成了最终的赢家。 嗯,或者说是朱棣?王耀对朱棣肯定是有感激之情的,毕竟郑和下西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追捕朱允炆,王耀不可能不知道。总之这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那段时间王耀意气风发的几十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王耀再一次变成了吉祥物。我的猜测,他还是会润,什么时候润的还真不好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清以后无华夏,我一直对这句话耿耿于怀啊。 再之后就是三桂请兵,清军入关。清朝,由于黑塔的大部分团体事件都发生在这个朝代之后(1619年初恋分离,1644年明朝灭亡),王耀终于可以出来见世面了,所以直接润肯定是无法成立的。但是我依旧倾向于他是半隐居状态,理由就是极东赏月那集,怎么看王耀住的地方都不是紫禁城,再结合之前王耀在路上遇到熊猫,合理怀疑清朝时王耀就一直住在老家四川了。极东赏月是1830年的事(道光),反正在此之前王耀应该已经见过了欧洲的一众化身不然也没法理解小菊说的啥。然后一鸦二鸦,本家明确表示王耀这时候在为国政担忧了。 “老子输了,但是老子还是天下第一”,王耀有这种心理,可以说是他之前就有的想法。毕竟两晋辽金蒙古大清,他岂止输过一次?非要个解释的话,我宁愿解释为民国之后王耀就去欧洲打一战了,军阀割据,说白了还是内战,又不能隐居又不能出面,可不只有出国这个唯一的选择了吗?因为这次出国,才再次唤起了王耀“天下大同”的念想。一战之所以被称之为世界大战,惨烈程度是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所不及的。而之后的故事,能说的都在本番,不能说的你我彼此都心知肚明。 但总归,那位传国玉玺,也终于在这个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个盛世已经不需要用一个物品来定义,而他王耀,也终于能为自己而隐居了。曾经那位道家创始人所告诉的他的话,历经了两千年风霜,他也是时候去再度揣摩了啊。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

END

[苜语纷纷]关于王耀的一些暴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