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读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让人醍醐灌顶的三句话

2022-10-24 12:29 作者:素锦之年流光飞舞  | 我要投稿


每年都要读一遍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每年都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不同的感受。

(一)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20岁的方鸿渐,把少年人的丰满理想和仗剑走天涯的劲,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这样的性格,保持到了三十岁,就成了一种悲哀。

明明能力不能足,却狂妄地不愿承认,只一味地找理由开脱。

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地做一些对抗现实的傻事,偏执地想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最后却让自己的处境,一年不如一年。

一个人20岁,如果不狂,就体现不出来年轻人的志气;但到了30岁还狂,往往就要吃很多生活的苦。

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是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年少轻狂,是因为敢想敢干!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终要学会在阅历中,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不足。

(二)

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结婚是什么?

结婚是两个陌生的成年人,生活到了一起,然后生儿育女。

当初结婚时,怀着多么甜蜜的心情,说出“我愿意”。

婚后就得花费多大的耐心,却忍受一地鸡毛的柴米油盐。

因为结婚是一瞬间的冲动,而婚姻却是漫长的余生。

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前,孙柔嘉认为方鸿渐洒脱不羁,而方鸿渐觉得她善解人意。

但这种感觉,在婚后很快就变得面目全非。

在一段关系刚开始的时候,激情会激发双方强烈的吸引力,彼此都会释放出自己的优点。

但随着长时间的朝夕相处,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自身的缺点。

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恋人,更没有完美无瑕的婚姻。

所谓对的婚姻,不过是和眼前人,彼此理解、隐忍,相扶到老。

(三)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未来的事就像薛定谔的猫,没有真正发生的时候,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结局。

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聚焦当下难做的事。

前些年,地价上涨,房地产一片红火。我们常听一些年长的人说:“我当年要不是没本钱,早就把这块地给买下来了。哪里轮得到他们发财?”

这几年,疫情持续,经济疲软,他们又说:“还好没买,不要钱都卡在这些砖头上了。”

前些年的房地产,后来的计算机,现在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正如经济学家所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问题是,做猪容易,可风口难找?

人生路上,可能阳光明媚,也可能大雨滂沱。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分期待,也不过分悲观。

坦然面对得失,好的事情,才会不期而遇。

(四)

《围城》这本书真的很适合中年人反复阅读。

人到中年,当你在工作上,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后;当你在婚姻中,经历过不断的磨合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那个曾经被你嘲笑的书中人“方鸿渐”,工作和生活里处处是围城,但我们还是要勇敢一点,积极去找出口。

 


重读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让人醍醐灌顶的三句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