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箴
汉·杨雄·酒箴
《全汉文》
【原文】
观瓶之居,居井之眉。
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酒醪不入口,藏水满怀。
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一旦叀礙,为瓽所轠。
身提黄泉,骨肉为泥。
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
尽日盛酒,人复借酤。
常为国器,托于属车。
出入两宫,经营公家。
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今译】
用来打水的陶制汲水井瓶,常常被放在井口边缘上,位置很高,又临近着深渊,哪怕是稍微一动都有摔碎的危险,它从不盛酒,只是装满了井水。
它被井绳牵扯着,没有丝毫左右回旋余地。
一旦井绳被牵缠住,井瓶就会被井壁的石块碰碎,便被抛到浑浊的井底,落得个命赴黄泉、骨肉为泥的结局。
井瓶的命运比起用皮革制成的盛酒的鸱夷来说,就差远了。
鸱夷圆转自如,其腹部像壶一样大。它整天盛着酒,人们可以不停地从里面倒酒。
它做为一种国器,被视为贵重之物,经常被放在皇帝出行时侍从的车上。
它甚至还出现在皇帝和太后的宫中,自由地进出宫廷,周旋往来于大公之家,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
如此说来,酒又有什么过错呢?
【赏析】
作者扬雄其人患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文名颇盛。他的这篇《酒箴》状物小赋,短小精悍,着力描述的是两种盛器的命运遭逢:打水陶瓶质朴,朴实无华,有实际用途,很适用,常遭危险和损害;盛酒的皮囊酒壶昏昏沉沉,倒能自得其乐。
通过两种容器的不同用途与迥异的命运遭遇的描写,借器喻人,托物言志,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种种不合理的人生际遇的感慨。
借物抒怀,寓意深远,将酒与实政相融合,以劝诫统治者不要亲近那些圆滑华而不实、虚头巴脑、油腔滑调的小人而疏远朴实无华、踏实淡泊的贤人。同时又谏劝世人,莫为酒惑,应近君子而远小人。
是一篇讽刺、警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