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2.5 斯大林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5、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арио Иоиович Сталин Джу Талии,1879—1953)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出生格鲁吉亚梯弗里斯省哥里城一个农民家庭。中学读书期间就开始了革命活动。1898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
斯大林先后在梯比里斯、南高加索和彼得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创办和主持过《斗争报》、《新生活报》、《新时代报》等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团体,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为反对沙皇统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他先后七次被捕,六次流放,五次逃出,继续战斗,充分表现了斯大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斗争的钢铁意志和坚强决心。斯大林参加了十月革命的组织领导工作,参加领导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1922年,根据列宁的提议,斯大林担任了党的总书记这一重要领导职务。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列宁的革命事业,高举列宁主义旗帜,在同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等反对派斗争中,捍卫了列宁主义,维护了党的统一和团结;他领导苏联人民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他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注重人材的培养和使用,强调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发展生产力,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领导苏联人民和军队胜利地进行了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伟大卫国战争;战后,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强了国防,改善了人民生活,开始了宏伟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
斯大林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持人民革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大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在指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在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决捍卫和全面阐发了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阶段。
在哲学方面,他坚持和维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他提出并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四个基本特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特征、生产的三个特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论述和发挥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革命实践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作出了伟大贡献。
由于各种原因,斯大林在其革命的一生中犯过形而上学、个人崇拜、肃反扩大化等错误,但他的革命功绩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主要的。
斯大林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论列宁主义基础》、《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大部分著作编入《斯大林全集》第1-13卷,其余主要著作编入《斯大林文选》上、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