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哥哥是偶像】 道教的历史

2023-05-12 07:32 作者:堕落天使精灵王  | 我要投稿

     道教是纸面上最强杀神灭佛,对敌人从不心慈手软,但是只限于小说中。现实中被迫变乖送保留着血性的宗教。


       在中国的儒释道中排名最边缘,影响力和国际传播最小,信徒最少。但它根本就不是一直都很弱势,一开始天生反骨让的皇帝吓破胆的恐怖存在。


        道教起源于古代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东汉时道教形成宗教南北朝时盛行。


        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传至世间则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


         以黄帝为纪元计,道历至今已有4700多年。 中国五千年历史道教也很重要,是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 


        起源地在剑阁鹤鸣山。


         道教在三位祖师分阶段创立的。始祖轩辕黄帝历史追溯的到,道祖老子提供道教的主要思想也就是《道德经》,老子之后道教还没有诞生,除了思想宗教还需要组织、仪轨、戒律,教祖张道陵成立道教。


       当时是东汉的最鼎盛时期 ,张道陵建立的教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演变,五斗米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派,组织类似于基督教。五斗米道入道,信徒只需交五斗米换算下来75斤米供养教团。


      张道陵羽化后,将教主的位置传给了儿子张衡。没错就是那个中国伟大的发明家。


        关于张衡的记载资料很少,似乎张衡虽然继承了五斗米道但是对教会贡献不大可能搞发明去了。对教会贡献大的是张修。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热度比不上刚成立的太平道,创立者是黄巾起义的精神领袖、张道陵的后生张角(?-184年)。在《三国演义》的开篇第一回中介绍了东汉末年张氏三兄弟(张角、张梁,张宝)发动黄巾起义的事情,黄巾军的就是太平道的道教徙。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复杂,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又因全国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但赋税总是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在184年发动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势必要拿下皇帝的狗头。


        黄巾军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说汉朝即将灭亡,取代汉朝的将是我们黄巾军,用实力证明他们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张角创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太平道。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太平经》为经典。他以符水咒语为百姓治病,得到许多百姓的喜欢。张道陵也会用符水咒语治病技能是传承下来的。


       十年之间他的教徒发展到数十万人,张角成为道教天师。在老百姓心中太平道是乱世中的一束光,只有天下太平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只可惜内部有叛徒,把组织出卖了。张角死因不明,其余的两个兄弟战死。其他的高层就不用多说。


        最低级的农民道教徒散布在各省各处成了散沙,农民起义失败,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无法挽回,最终三国形成。太平道也在此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五斗米教依旧在,张鲁五斗米道教祖张道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  在祖父和父亲去世后继续在汉中、巴西一带传播五斗米道,雄据汉中近三十年。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的政教合一的王国,曹操进攻汉中投降。


      曹魏政权把道民迁移到中原各处,打散了他们组织教团。五斗米教也传到了四面八方。各处生根发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教团。

 

        苍天已死的呼声还在,之后也组织过多次农民起义。著名的是李弘起民,李弘是救世主相当于是道教版耶稣。可是到了唐朝被佛教的某位救世主取代了。


        道教一直都跟皇权有矛盾,但是魏晋南北朝之后道教变乖了,被迫失去了反骨成了皇帝的政治工具。无法组织教团。


        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唐朝的时候被佛教给压制了,内部也很多的事就是谁当教皇,门派多就是很麻烦。各有各的看法都主张自己派的大人物当教皇。


        后来道教成立了全真派,加入了很多的佛教元素。在佛教和儒家的夹击下道教已经在边缘地带。


        接下来的是道教数百年的寒冬,蒙古的统治者推崇佛教在元朝对道教全方位打压。


       明清就算家低厚的佛教放在那都会被儒家搞得喘不过气来。


       被皇权驯化,被儒家和佛教排斥的道教,还好百姓保护着它才不会消失,在民间生命力顽强给老百姓的生活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之后到现在的道教没有什么官僚制度,改成了宗法制,一个道士加入了道教就加入了一个宗族,师尊就是父亲,教知识的师父就是第二个父亲。


        以道观和庙宇拉近信徒的距离,这样子的宗教百姓们会给它多一点的包容。要是讨厌佛教或者说佛像庄严的面孔劝退你的话,可以去道观看一下月老和财神的笑容哦。


        民国时期寺庙改成了学校,佛教和尚除了联合抗议以外就干脆投靠日本,而我们的道教逃不过被蹂躏的命运,坚强可爱的它就算伤痕累累直到现在都没倒下。因为它没有放弃它的家-中国,没有中国就没有它。


         道教神仙是源于中国古代道教信仰的一种神秘主义文化现象。道教神仙体系庞大而复杂,其神仙形象、功能和境界各异,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在这里,我们将简要介绍道教神仙的一些基本特点和故事。


       道教神仙涵盖了天、地、人三界的诸多神仙,他们居住在仙境之中,如天界、地府、人间等。仙境通常被描绘得美丽、宁静且充满神秘感,象征着道教信仰中的完美境界。


        道教神仙可以分为天神、地祇、人仙和神兽等。天神指的是天界的高级神仙,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地祇则是指居住在地府的神仙,如阎罗王等;人仙是指修炼成仙的人,如八仙等;神兽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道教神仙具有各种神通和法力,如长生不老、通天地之气、驾云游海等。他们注重道德修养,强调慈爱、悲悯和正直。道教神仙通常以慈祥、庄重、高洁的形象出现,代表了道教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


         道教神仙的故事源于古代民间传说,经过道教信仰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神仙传说。这些故事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于生命、道德、宇宙、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就描绘了许多道教神仙的传奇故事。


         总的来说,道教神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道德、宇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敬畏。

【我的哥哥是偶像】 道教的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