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视热点 | 元宇宙与元宇宙电影的特征与影响

2023-12-10 10:44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它是一种模拟现实世界的全息数字空间,由各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构成。元宇宙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使用户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交互和探索。同时,元宇宙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等。这些技术为元宇宙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元宇宙能够实现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和交互体验。

一、元宇宙简介

1.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角色和场景,并与他人进行交互和沟通。元宇宙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社交、娱乐、教育、商业等。总的来说,元宇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机遇的数字世界,它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机会。元宇宙是未来虚实共生的人类世界,它不仅仅只是个虚拟社会,还是虚拟和现实呼应共生的社会。 2.元宇宙起源和发展的契机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技术进步的需求;第二是各项技术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第三,元宇宙是一个更多技术综合集成的创新;最后,它为所有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重构的机会。 3.元宇宙的发展大致将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完善,它会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虚拟世界;在第二个阶段,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会出现大量除了物理人之外的虚拟人、数字人;在第三个阶段,随着虚拟社会进一步进入到实体社会,将形成一个虚实共生的世界。

二、元宇宙虚拟时空下的影像特征

1.现实到虚拟影像世界的空间拓展

从媒介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空间可以划分为两大维度,一是客观的物理空间,二是主观的感知空间。其中,物理空间是作为社会最小单元的个体存在和栖息的场域。感知空间根植于个体的想象之中,从人本角度出发,在特定空间中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基于个体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六识。元宇宙中各类交互技术的带动下,在虚实跨界的交换和互构中,视觉受加强、听觉可延展、味觉数字化、意识被映射、体感在交互。从个体最基础的六识出发,共同构成元宇宙视角下现实世界迈向虚拟影像世界的感知和体验革命。

2.现实世界到虚拟影像世界的时间延伸

元宇宙为现实世界提供与之相生相融的虚拟影像,信息从视觉和听觉的互动升维成全感官的具身交互。全身心的调动之下信息成为一种体验,长时间高注意力的聚焦重新成为可能,时间在利用性上实现了拓展。同时,元宇宙的虚拟影像依托计算机技术搭建,具备可编辑性:一方面支持开发者设计各个影像的呈现时序和持续时距(时长),时间在体验性上实现了拓展;另一方面,也允许每个用户自主进行内容生产和对世界的编辑,时间在创造性上实现了拓展。

3.元宇宙虚拟时空美学的价值与边界

(1)价值:

元宇宙时空美学的多尺度美学、超越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审美疆域和开放属性,能够让用户的感官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延伸,对美的感知从视听层面转化到自身体验;对于创作者而言,想象力也得到极大释放,可在三维空间中搭建蔚为壮观的时空景观。

(2)边界:

“拟真”追求一方面会混淆个体对真实世界认知,包括“深度伪造”在内的技术让事物真假难辨;另一方面,虚实边界的模糊会加剧数字健康问题,人类成为虚拟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栖生物,虚实之间的生理调节机制需要适应性进化;其次时空美学对虚拟空间和时间的非线性解构和拼接也在重构社会连接方式,人类数字交往方式和连接网络将进一步复杂化(如身份认同危机、新型社交恐惧、社会疏离等问题)。

三、元宇宙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电影在多种层面上助推了元宇宙的生发,而元宇宙亦可能会给电影带来形态、体验、技术、产业、美学等方面新的变化与扩展空间。

1.改变观众与内容的关系:

在元宇宙环境中,观众与电影内容的关系将从单向被动接受转变为交叉互动,甚至实时交互,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电影的叙事中,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类似《希壤》等元宇宙平台已经能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集体观影。而《堡垒之夜》等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演唱会则暗示着元宇宙时代电影体验的更多可能性。

2.创新形态:

推动VR电影、AR电影、交互电影等与元宇宙具有相关性的新形态电影之发展。内容上,元宇宙可以提供全新的数字化虚拟时空,使得电影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方式,而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甚至参与到剧情发展中。

3.开启交互式叙事新语境:

元宇宙所搭建的虚拟数字空间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观众可以通过交互改变或创造新的内容,影视创作将更注重对于丰富剧情方向的提供和对互动环节与叙事线索的巧妙设计。

4.产业市场:

电影还可以进行NFT(Non-Fungible Token)市场开发,如将电影片段、人物、场景、镜头、海报、音乐、未进入成片的拍摄素材及明星等各种资源进行NFT市场化。电影业已经在诸多方面进军NFT市场。譬如,2021年10月,王家卫将《花样年华》一段未公开影像素材取名为《花样年华——一刹那》,以NFT收藏品的形式进行拍卖,成交价达428.4万港元。

5.制作形式:

在元宇宙环境中,电影创作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拍摄和制作方式。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拍摄,通过数字建模和仿真技术来构建场景和角色,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剧本创作和角色表演等。未来的元宇宙影视中,虚拟人将成为真人演员的“数字替身”,真人用户与数字虚拟人共同参与影视作品的生成,这有望提升影视创作的想象力和商业价值。2013年的电影《未来学大会》预见性地想象了元宇宙环境下的电影业态。在一个虚拟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麦拉蒙公司重构了电影业态,电影业可以取消真人演员、摄影师、经纪人……事实上,电影业也确实开始了类似的实践。如在《速度与激情7》中,顶级特效机构维塔工作室利用数字特效等技术让死去的演员保罗·沃克在电影中“复生”,这一技术也被称为“合成角色”。

6.数字资产交易与版权保护:

在元宇宙中,电影相关的数字资产(如未发行的电影海报和花絮)可以作为NFT数字藏品进行交易,这为电影版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需要为普通用户提供一些简单易用的工具包,降低科技和艺术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电影创作中。

四、电影创作与元宇宙的结合

1.影游界限进一步模糊,交互叙事将成为主流

无论是剧情层面上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还是视听观看上观众可以亲身参与或演绎剧情,未来在元宇宙环境中游戏与电影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交互叙事在往游戏方向靠近,游戏在往电影的高品质方向靠近。

2.内容成为创作的关键核心

内容是真正能帮助人们实现高度沉浸感的因素。首先,在观众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可以指引一些剧情的发展的前提之下,编剧和策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元宇宙中,如何搭建一个让更多人的社交关系能够完全重建的平台,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次,元宇宙会带来巨大的数据洪流,内容如何流畅、自然地呈现出来,同时在技术条件支持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制作出来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领域。再次,在内容制作工具方面,需要降低制作门槛、让更多人参与,让更多人工智能工具来辅助完成内容,大幅度提高创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电影与元宇宙:双向影响与数字基底 - 杨鹏鑫 - 《电影艺术 》- 2022.

2.元宇宙本体论——时空美学下的虚拟影像世界 - 向安玲;陶炜;沈阳 - 《电影艺术 》-2022. 3.虚拟与现实之间——对话元宇宙 - 易欢欢;黄心渊 - 《当代电影 》- 2021

影视热点 | 元宇宙与元宇宙电影的特征与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