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自己忘了
我怕自己忘了
1991年,四川省的一个国营工厂里,我出生了(男,汉族)
第一个阶段:0岁-16岁,我生活在厂子里
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在厂里上班
1、我的妈妈
故事1:大约小学的时候,妈妈给我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次,用完了再去申请。她要求我在电脑上做excel,写清楚100元的开销计划以及每次花钱的记录,导致我有一次揣了100元没坐到公交车。
故事2:在2006年妈妈确诊脑瘤,同年夏天,爸爸陪着她去上海做开颅手术,我自己在家过暑假。8月的某一天早上,爸爸打电话回来说“妈妈进了手术室,计划要做10多个小时的手术”,我在奶奶家一边吃饭,一边问“手术有危险吗?”。半个月后妈妈出院,接他们的车子开到家楼下,爸爸先出来(头发和胡须长了很长,人也瘦了,那是我见到过爸爸最瘦的时候),妈妈被亲朋好友抬出来(她没有了头发,鼻子和嘴巴上插着管子),然后我自己默默的走回卧室,泪流满面,不敢出声。
后来,妈妈由于术后并发症,一半的脸颊瘫痪,右耳失聪,右眼失明,大腿上隔下了一块肉,去补开颅后的头皮。
2、我的爸爸
故事1:约10岁时的一天晚上9点,我和朋友们在街边吹牛皮,爸爸从后面走来,一脚踢在我屁股上,不是很痛,但很吃惊,后来朋友们再也不去我家里了。
故事2:爸爸经常安排我去他们床上开会,通常是大半夜快睡觉的时候(会议时长约2-3个小时)。我坐在床尾(如果是冬天,会给我一床被子),爸爸和妈妈坐在床头(枕头竖着靠在上面),我们会讨论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
Ø 近段时间爸爸的工作如何倒霉,遇到的各种烦心事,“他如果再惹老子,老子绝对弄他,大不了不要工作了”,诸如此类的话特别多
Ø 其他叔叔阿姨的琐碎生活,一会出轨了,一会离婚了,一会和好了,各种中年危机
Ø 也会谈论妈妈的会计职称考试为什么过不了,还是需要悄悄的在家里复习(有一次考了59分,一个人在床上躺着哭了好久,我不敢上前去劝,怕被骂)
Ø 明天去哪里吃饭,爷爷奶奶家?婆婆公公家(外公外婆家)?还是家里自己做?我通常都会建议去城里吃德克士
Ø 最后还会说一些开心的事情,不然全是难受的,很难入睡
3、我的公公(外公)
故事1:公公是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专业应该是数学),分配到厂子里任职高级工程师,也是厂里的教师,主讲高等数学和质量管理。从我记事起,公公就一直在教我,以至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公公不仅擅长教书,也很喜欢给我讲故事,讲他小时候在农村如何发奋图强的读书,如何艰苦朴素的生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公公最喜欢的一句话。
故事2:随着我慢慢长大,公公和我开始相互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依旧讲着农村里的各种趣事,我开始谈论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分享会的时间通常维持在1~2个小时。偶尔婆婆(外婆)也参与进来,公公就会很自豪的告诉我“我和你婆婆自由恋爱,结婚到现在,从来没有吵过架”。每次谈话结束,我离开家时,我们都会相互拥抱,这是公公婆婆的规矩。
3、我的奶奶
故事1:奶奶是厂里的护士,邻居说她是厂里最好的护士,打针从来不痛。我从小有哮喘,一直生活在药罐子里和病床上,奶奶就自己买了药,在家里给我扎针,这样我可以一边输液,一边看电视。
故事2:儿童时期的一天,奶奶在外面买水果时发现了商家缺斤少两,但是她还是买下了水果,她和我说“吃亏是福”。除此以外,奶奶和爷爷在厂里开了一个小卖部,从而挣到了一套房,我的零食也大多来源于这里。
第二个阶段:16岁-19岁
我考进了市里的国家重点高中,然后去谈恋爱了。